江溪中文 > 南北朝,敕勒長歌 > 第386章 碎玉筑城

      第386章 碎玉筑城

          侍中、東道大行臺兼攝南汾州事,這便是王思政目前最重要的三重身份了。

          東道大行臺并不是尋常職銜,作為長安中樞尚書省在東部地區的最高代表,它可以凌駕于轄區內所有州郡之上,既掌六軍虎符,又握錢糧簿冊。

          如果詳細分析其權責的話:軍事上可自募義從、任免幢主;行政上能黜陟縣令、審理刑獄;財政方面更可臨機截留州郡賦稅,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軍政一把手。

          去年冬天的時候,他就是以急務軍需為由,將南汾州三年積存的絹帛盡數折為糧餉。這般權柄,較之尋常的封疆大吏何止云泥之別?

          從北魏以往的情形看,凡是擔任這類官職的人,不僅可以自辟僚屬、專征伐、調賦稅,甚至能臨機處斷二千石以下官員。

          要知道,前一位執掌東道大行臺的,正是如今長安明光殿里的那位宇文黑獺。

          當年宇文黑獺以此職統攝隴右六郡精兵,從而奠定了和高歡分庭抗禮的基礎。況且如今王思政不僅有大行臺印信,案頭還攤著宇文泰親筆所書“河東之事,一以委卿”的密札。

          這份含金量可見一斑。

          正因如此,王思政實際上有足夠的權限調動東部數州資源,這也是他有底氣立軍令狀的原因。

          此刻,王思政站在石階上,望著陸續到來的商賈們,面上看不出喜怒。

          “將軍,人都到齊了。”雷五安低聲稟報,目光掃過庭院中那些裹著貂裘的身影。

          商人們三三兩兩聚作一團,不時傳出壓低的笑談聲。一個肥胖的吐谷渾商人正用金刀削著梨子,汁水濺在他繡滿金線的錦袍上,他渾不在意。

          “諸位。”他的聲音不大,卻讓庭院霎時安靜下來:

          “玉璧筑城乃國之大事,如今糧秣短缺,望諸位慷慨解囊。”

          他話音剛落,一個肥頭大耳的糧商便站了起來,臉上堆著假笑:

          “王將軍為國筑城,我等小民自然欽佩。只是今年收成不好,糧價飛漲……”

          “是啊是啊。”另一個綢緞商附和道:

          “聽說長安城里的貴人們都削減了用度,我們這些小商小販雖然心有余,可實在是力不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