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武(上)
有時忽惆悵,匡坐至夜分。平明空嘯咤,思欲解世紛。心隨長風去,吹散萬里云。羞作濟南生,九十誦古文。
那日午后她吟誦過的詩句猶在耳邊。無論是山中遇匪,還是當堂授課,小公主仿佛無論何時何地都能保持一副從容自若的模樣。皇族出身,卻無半分驕奢淫逸。本可以盡享人間安樂富貴,但又偏偏心系蒼生苦難。若非生做女子,她當在朝堂之上啟中興之宏圖,當太平之昌歷,而非苦惱于“老死阡陌間,何因揚清芬。”
蕭弘在心中無聲一嘆。營中軍務繁忙,他不能逗留太久。微微向她頷首致意,他便悄悄轉身離開了學堂。讀書聲從身后傳來,隨著他愈行愈遠的腳步逐漸杳不可聞。
-------------------------------------------------
從三令五申、吳宮教戰,講到鈍學累功、教無常師,又大致介紹了筆畫順序、偏旁部首、形聲象形、文字結構,不知不覺第一堂課已到了尾聲。沈郁離看著座下滿堂聽得聚精會神的彪形大漢,忽然覺得做他們的先生或許和做京中那些豪門公子的先生并沒有多大不同。昌黎先生曾言: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書育人,無外乎于此。
布置完功課,將士們起身準備告辭。見他們都是一副認真模樣,她忽而好奇,“你們為什么要學認字?”
之前那個大個子嘿嘿一笑,“咱們啥都聽將軍的。將軍讓咱們學,咱們就學。”
“那將軍為什么要讓你們學?”沈郁離又問。
說起這個,倒是一下打開了他們的話匣子。
有人說:“將軍說過,識了字,才便于傳遞軍情、號令。”
又有人說:“將軍還說過,咱們打仗不能拿命硬拚。識字,就能學會用兵的方法。這樣才能多打勝仗。”
還有人說:“將軍也說過,會寫字了,以后就可以自個兒給家里的媳婦兒寫信,再也不用厚著臉皮去求人代筆了。”
之前那個紅臉漢子嘿嘿一笑,“男子漢大丈夫,弟兄們都想著建功立業,光宗耀祖。就你這老小子成天想著給媳婦兒寫信!”
叫他一說,想媳婦那位的臉一下子就紅了個透,嘴上還不饒人,“你他娘的就是羨慕嫉妒。你倒是想一個,你有媳婦兒嗎?!”
一句話惹得眾人哄笑一團。
軍營里的嬉笑怒罵夾雜著思鄉之情和最樸素的理想,這便是守衛北疆的邊軍將士們最平凡的樣子。他們之中有的憨實、有的暴躁、有的機敏,有血有肉,鮮活而真實。望著他們笑鬧,沈郁離清了清嗓子,也跟著微微彎起了嘴角,“建功立業,光宗耀祖,定國安邦,這些理想最終都是為了天下人人都能過上安穩的日子。給媳婦寫信也是為了好好過日子,所以說啊……和建功立業其實一樣重要!”
聽她說完,眾人又是一陣哄笑。笑著笑著,不知是誰扯著嗓子附議:“還是先生說的有理!等不打仗了,咱弟兄們也都趕快回家娶媳婦去!”
站在學堂門前目送著將士們走遠,沈郁離忽然有種陌生而踏實的成就感。教將士們識字雖不是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但的確是件益國益民的好事。似乎就如蕭弘之前所說的,只要她想,總會有她能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