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每單只賺001元,2000億單的廣闊市場
要知道,傳統面單處理一單需3到5分鐘,電子面單可縮短至10秒以內,日均處理量提升了數十倍。
此外,分揀中心利用電子面單的條碼信息自動分揀包裹,推動快遞行業的智能化進程。
“鄭會長,面單格式還需您幫忙多把關,對了,郵政需要電子面單技術嗎?”
廖威昂著頭,笑瞇瞇地看向鄭盛雨問道。
“想從我這賺錢?”
鄭盛雨似笑非笑地盯著廖威反問道。
民營快遞公司想從郵政身上賺取專利使用費,這還是破天荒的頭一次。
“鄭會長,改進智能打印、圖像識別與數據采集技術,可耗費了云速不少研發資金,總得讓我賺點吧。”
廖威笑著回道。
“八成是陳延森那小子讓你來的,行吧,怎么個收費標準?”
鄭盛雨擺擺手,開門見山地問道。
“每單收取1分錢的技術服務費。”廖威收斂笑意,立即回答道。
別小看這1分錢,2012年的快遞業務量預估在80多億件,算下來就是8000多萬。
而在十幾年后,這個數字將達到2000億件,屆時一年能凈賺20億華元。
技術雖小,但要是把市場規模擴大到14億,照樣能賺到一筆不菲的收益。
一分錢?
鄭盛雨微微一怔,旋即反應了過來,云速這是想把電子面單技術推向全國的快遞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