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大秦:祖龍偷聽我心聲 > 第11章 治國之道

      第11章 治國之道

          嬴政心中暗自記下‘項羽’這個名字,同時對陳稷的未卜先知更加感興趣。

          這陳稷不僅知曉未來的大勢,還能讓自己關注到許多日后才能嶄露頭角的家伙。能遇到這家伙,真是大秦的幸事啊。

          不過在內心感嘆之余,嬴政卻又向張良提了一問,“張先生,可曾想過,如果是韓國一統天下,該如何治理?”

          張良微微一愣,顯然沒想到嬴政會問這樣的問題。他沉吟片刻,回答道:“若是我韓國治理天下,當然是以仁政為本,寬以待民,方能長治久安?!?br/>
          嬴政點點頭,似乎對張良的回答頗為認可,但他并未直接回應,而是繼續說道:“朕以為,治理天下,既需仁政,也需法度。若無嚴明法度,天下必亂。當然,若無仁政,民心也必失。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張良聽后,若有所思。他雖然對秦朝的嚴刑峻法頗有微詞,但也不得不承認,嬴政的這番話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始皇帝這是要和張良討論治國之道嗎?】

          陳稷在一旁聽著,心中暗自嘀咕。

          【不過,嬴政的這套理論雖然聽起來不錯,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是另一回事。他太過于強調法度,忽略了民心的力量?!?br/>
          【歷史上的秦朝,不就是因為過度依賴嚴刑峻法,才導致陳勝吳廣在服役半道起義,最終導致大秦二世而亡。】

          嬴政聽到陳稷的內心聲音,眉頭微微一皺。

          他雖然對陳稷的某些觀點不以為然,但對方所說的一切都是基于日后的事實,都是未來會發生的事情。

          想不通,嬴政也就不再想,而是繼續對張良問道:“張先生,你似乎也游歷四方,見多識廣。不知你對朕剛才所說的治國之道,有何看法?”

          張良沉吟片刻,緩緩說道:“秦王剛才所言,確實有其道理。但治國之道,貴在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天下初定,民心未穩,若一味強調法度,恐會適得其反?!?br/>
          張良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會突然和嬴政將其治國來,他一開始可是來刺殺對方的。

          嬴政并不知道張良此時的想法,他在聽完對方的話后,微微點頭,似乎對張良的回答還頗為滿意。

          不過在點頭之后,嬴政卻又忽然話鋒一轉,問道:“張先生,可曾想過,若天下不再有戰亂,百姓安居樂業,那該如何?”

          張良一愣,顯然沒想到嬴政會問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