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發薪就能變強,我有十億員工劇透 > 第183章 陳老板,你這么搞,大家都賺不到錢

      第183章 陳老板,你這么搞,大家都賺不到錢

          他暗暗瞥了一眼康國棟,默默想著:棟哥,別怪我,這ceo的位子,我坐更合適。

          三人開完會,便各自忙碌起來。

          當天24點,筷跑訂單量達5674單,其中新客首單占了38%,累計注冊用戶超3萬人,近乎是餓了么的一半。

          但兩者的區別是,筷跑拿了陳延森3000萬資金,每日新客都在以2000-4000人的速度增長,但餓了么卻陷入了發展瓶頸。

          年初金沙創投的那100萬美幣,早就得一干二凈,別說首單補貼,此時的章旭豪連運費補貼都負擔不起。

          照筷跑這發展速度,十天后就能超過餓了么的用戶規模。

          但這速度也有代價,單是新客補貼,一天就要掉3-6萬元。

          隨著拉新規模擴大,筷跑賬上的余額也在快速減少。

          康國棟和裴毅并不知道,這是陳延森計劃的一部分,他打算依靠持續追投資金的手段,逐漸稀釋兩人手中的股權。

          與此同時。

          電商圈和快遞圈在得知云速新規后,瞬間都炸開了鍋。

          1.5元的起送費標準,幾乎讓所有快遞公司陷入生死混戰。

          一般來說,快遞單票價格包括了運輸、人力、物料、場地租賃、設備折舊和管理成本。

          市場份額越高的快速公司,越能憑借規模效應,降低單票成本。

          從云速宣布優惠政策僅針對包倉客戶就能看出,陳延森這招是為爭搶三通一達的市場占有率。

          高偉林和云速財務部核算過,站點日攬件量達3000單就能收支平衡。

          面向散客很難做到,但大賣家包倉,一天發幾百單輕而易舉。

          只要簽幾單同等規模的客戶,云速就能長期與三通一達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