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次日凌晨,蔣凡與邱家父女把邱嬸送往殯儀館,商量起邱嬸的去向。
邱玲想到東莞距離香港近,把邱嬸安葬在這里,以后祭拜的時候也方便。
邱叔卻拒絕道:“東莞雖然繁華,但是你母親一直不喜歡這里。
她經常嘮叨說,許多善良、樸實的人漂泊到這里,因為利益和權利逐漸失去了人性,變得極為冷漠。
這個城市缺少人情冷暖,人心過于市儈。
她喜歡家鄉,上個月還給我說,等三個小丫頭都能掌勺后,我們老兩口回家玩一段時間,我想滿足她的心愿,把她送回家鄉安葬。”
邱玲勸解道:“家鄉最親的人,就一個三叔,距離我們村還有二三十里地,我在香港,你在東莞,把母親葬在家鄉,她會孤單。”
一天時間,邱叔原本花白的頭發已經全白,滄桑的臉上還多了幾條皺紋。
他猶豫了好久,決定道:“送你母親回去以后,我就不出來了。”
邱玲不放心邱叔一個人在家鄉,剛想反對。
邱叔舉手阻止后,對蔣凡道:“你嬸子發病到現在,都是你一手操持,等你嬸子火化以后,花費了多少我一并給你。”
先前,蔣凡沒有針對邱嬸的去向發言,邱叔想留在家鄉,也沒有勸說。
因為他覺得邱嬸說得對,東莞就是一座追名逐利的城市,人情味逐漸淡漠。
邱叔這個年齡失去了老伴,身邊沒有親人留在東莞,心里更孤單,回到生養自己的家鄉,鄉里鄉親的感情比較樸實,他也會有歸屬感。
聽到邱叔說要給自己算賬,蔣凡難受道:“叔:我一直拿你當親叔,嬸子也是我的親嬸子。
剛才你還說東莞這個城市缺少溫情,你現在給我算得這么清楚,是不是也少了溫情,不想認我這個晚輩。
你不認我這個晚輩,嬸子肯定不答應。”
說到這里,想起邱嬸事發前一天晚上給自己的電話,他就再也說不下去了。
邱叔看到蔣凡眼眶里布滿淚水,一直忍著沒有流出來,輕輕拍著他的肩膀道:“叔錯了,聽你的吧,反正你嬸子也把你當家人。
你姐結婚以后,長期定居香港,雖然只有一江之隔,可回來的時間不多,她給我們老兩口開的餃子館,就成為我們對她的念想,也是生活的希望。
我想要餃子館留給你,你也不能拒絕。”
蔣凡知道邱叔把餃子館留給自己的意義,折中道:“叔:既然你說餃子館是你和嬸子對玲姐的念想,這個餃子館就應該有她的參與。
我深信,我和玲姐一定會把老邱餃子館這塊招牌好好經營下去,她在香港不能隨時過來,我會安排人經營。
餃子館有她的名字,才有經營下去的意義。”
邱玲近半年只回過一次東莞看望老兩口,與蔣凡也只見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