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章
俊龍開完股東大會當天,彭亮就把錢打到了新廠的專用賬戶,唐俊不夠的部分,他也如約借給了唐俊。
彭亮雖然不差錢,但他與唐俊的交情不深,能爽快的借錢,主要原因還是為了幫蔣凡,要唐俊出資給古秋巧占股,還有阿萍入職到新廠。
古秋巧入股的銀子是唐俊給的,但是百分之二的股權,是在蔣凡承諾給彭亮的股權上分割,這一筆筆盤根錯節的賬算下來,蔣凡知道,自己已經逐漸欠下彭亮不小的人情。
雖然輝哥也贊同汪小青的猜測,三人來到辦公室,蔣凡還是直白向彭亮問起,他提議暫緩出租庫房,是不是想再次擴大工廠的規模。
他問得直接,彭亮也沒有隱瞞,耐心解釋道:“我是有這樣想法,還需要征求你們的意見。
大陸的箱包市場雖然還沒有成熟,但是歐美的需求市場很大,而在歐美當地生產,人力成本太高,現在供應商大多選擇來大陸代加工。
箱包需要的技術比生產鞋材精細得多,代加工的費用也更高,訂單的工期要求都比較嚴格。
許多工廠都有能力如期完成訂單,但是運輸和報關上容易出紕漏,許多供應商選擇代加工的工廠時,不但要看加工實力,還特別看重本地關系。
建廠的銀子都花了,添置幾棟廠房的生產設備也花不了多少錢。
我知道你們手頭上不怎么寬裕,也不愿意欠人情,就想著先完成一兩張訂單,說不定就夠添置這些設備了。
我說過不參與輝凡手袋廠的管理,這樣的想法說出來容易引起你們的誤會,所以只得提議暫時別把廠房租出去,如果你們的確要租,我也沒有意見。”
蔣凡驚訝道:“一兩張訂單就可以增加幾棟廠房的設備,有這么豐厚的利潤嗎?”
彭亮點頭道:“大陸的消費市場在崛起,但是人力成本卻十分廉價。
例如馬路上常見的大眾汽車,在品牌地德國買,就五至七萬人民幣左右,但是進口到大陸,最初是十六萬,因為供不應求價格還在上漲。
不少品牌生產商都想把技術帶到大陸,在這里生產出的產品又出口轉內銷,回到品牌的當地,來回倒騰看似麻煩,但利潤卻成倍的增長?!?br/>
他的解釋,讓蔣凡、輝哥兩人同時陷入了沉默。
彭亮看到自己該說的話已經說了,蔣凡和輝哥需要時間單獨商量,借口還想賭幾把,離開了辦公室。
蔣凡看著輝哥道:“他說的話我還沒有完全領悟,但是可以肯定,自己的頭腦修為還是太膚淺了?!?br/>
輝哥自嘲道:“不單單是你一個人膚淺,我也一樣。
港臺日韓這些發達區域的廠家,已經涌向大陸有幾年了,這些最先吃螃蟹的人,是嘗到甜頭知道這里的潛力,不然彭亮不會一味地鼓動我們,畢竟他也是拿出了真金白銀。
而我生在這個聚寶盆里,還接觸到那么多吃螃蟹的人,卻沒有看到里面的前景。
廠房正在修建還有考慮的時間,我們各自斟酌一下這個問題,選個時間好好聊下這事。
如果擴展,需要增建宿舍樓,好在地皮寬裕,近兩天決定還能趕上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