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聽著彭銘川這言語,大云山眾人,都是一陣黯然,畢竟這是他們最有希望的項目。
“第二,藥材種植方面。”
彭銘川沉吟了一下,然后繼續道:“大云山的環境,確實是很適合中藥材的種植;但如果只是走中小規模種植的模式,說實在話...就我看來,解決不了大云鄉的脫貧致富問題,而且這條路會非常的漫長。”
“如果要搞,那就必須是走真正的大規模產業化的道路。”
聽到這里,大云鄉眾人眼睛又漸漸亮起,莫非彭縣長準備支持大云鄉搞這個?
“但是!”彭銘川看著眾人,沉聲道:“大家也清楚,要走大規模產業化的道路,是需要資金的,而且非常大的資金。而且,還要有確定的銷路,不能盲目地去搞。”
“這資金從哪里來?縣里?大家也知道,就縣里目前的財政情況,不太可能。”
“這兩年,就我為了搞狼山那攤子,縣里基本上是一分錢沒掏,是唐書記幫我去市里省里跑了四百萬,我去部委找關系要了一千多萬。”
“所以,這是一個大問題。總不能讓唐書記又去跑,說實在話,誰也沒這么大的面子。”
隨著彭銘川的話語,眾人臉色再次一黯,都曉得彭銘川說的不是假話。
這大云鄉唯二的兩個計劃項目,都被彭銘川推翻,大云鄉的領導干部,面容都是一片晦暗。這好不容易請了彭縣長來,似乎也沒給大云山找到什么好的出路。
就在眾人心頭苦澀的時候,彭銘川便是又道:“但咱們大云鄉,可能還有一條路。”
這話一出,讓眾人精神再次一振。
“剛我在大云山頂,黎道書記把清代的古銀礦指給我看了一下。說咱們大云山以前是大型銀礦廠,清末的時候因為枯竭而荒廢。”
彭銘川看著眾人,道:“我想說的是,這個銀礦,百年前的采礦技術跟現在不能比;一是很有可能還有大量的礦藏因為比較深所以沒有被挖采。”
“二是,銀礦一般都會伴生有鉛鋅礦存在;當初清代的時候只采了銀礦,但沒有采鉛鋅礦。如今鉛鋅礦在國內外市場上,也是相當走俏;如果真能在我們大云山找到這些礦產,那么就很有可能成為我們大云山脫貧致富的寶貴財富。”
“所以,我覺得這條路可以試試。反正有古銀礦在,繼續勘探一次,應當也簡單很多,花費也不大。我想咱們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