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接觸時間太短,他們也不認識其它修士,所以能夠選擇的余地并不多。正是因為如此,戰爭結束后隊伍失去存在的意義,過不了多久便會解散,他們卻一如既往的恭敬。“諸位道友無需客氣。”“既然是在宗門召見,諸位道友自行前去即可,不必等候劉某。”劉玉沒有托大,與眾修打過招呼,隨后含笑道。對于這些修士的想法,他心知肚明。不過能多一個手下或者朋友,又何必冷臉拒絕呢?“現在隊伍還沒有解散,我等依然聽從道友領導。”“聽慣了青陽道友指揮,有些難以改過來啊。”這是比較含蓄的話,委婉表達想長久交好的意思。“青陽道友聲名遠揚,老夫心悅誠服,愿唯道友馬首是瞻!”這是韋光正之言。這個年老成精的老油條,在激烈的大戰中活了下來,成為了最資深的“帶路派”。因為得到了大量的好處,韋家算是劉玉的堅定支持者,也一向能擺自己的位置。在燕國之戰中,韋家不但沒有衰落,反而獲得了足以讓許多修士眼紅的利益。是不折不扣的既得利益者。之獲得這么多好處,除了千金買馬骨的原因外,韋家本身的功勞也極為重要。當然,最讓劉玉滿意的還是其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