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中平元年四月末,位于長社的白登河畔,發生了一場激戰。

          左中郎將董卓的先鋒官華雄,率領八千秦胡兵在長社城下扎下大營后,立刻和黃巾軍展開了激烈的交鋒。這八千秦胡兵,是牛輔從雍涼苦寒之地招募而來的精壯人馬,戰斗力極為強悍。

          在中原,曾有人這樣說過:天下強勇,百姓所畏懼者,有并、涼之人;匈奴、屠各、湟中義從、西羌等八種。并、涼之地的人,就無需多介紹。生于苦寒之地,長年和胡人作戰,可說得上是精兵悍卒。而其他六支人馬,也都非是等閑,為天下人懼。

          秦胡兵就是這八支悍卒之一,生性喜歡爭強斗狠,自幼練就的嫻熟弓馬。

          聽聞董卓出兵作戰,身為女婿的牛輔擔心老丈人出事,毫不猶豫的把手中最精銳的人馬送了過去。負責統領這支人馬的,卻是裴元紹和董召二人。歷經一年,這二人手中的巨魔士已經訓練完備,正準備著找時機試煉一下,沒想到這機會就來了。

          加上二人的巨魔士,共一萬人馬,浩浩蕩蕩的出發。

          沒想到等這支兵馬抵達河東時,董卓已經出兵了。在打探了董卓最后的行蹤之后,裴元紹和董召立刻趕往高邑,就在董卓準備啟程前往潁川督戰之前抵達軍營。

          看到這支人馬,董卓可是樂壞了!

          當下將八千秦胡兵交給了華雄統領,把徐榮等人羨慕的眼珠子都變成了綠色。

          裴元紹和董召本部的兩千巨魔士,戰斗力絲毫不比秦胡兵差。

          董卓干脆把二人留在了身邊,算是做中軍護衛。在華雄出發后沒多久,就起兵往潁川去了。

          對于董卓的好運氣,盧植也是羨慕的很。

          本想讓劉備三人一同和董卓前往潁川,可一來劉備的三弟張飛對董卓不滿,死活不愿意在董卓帳下效力。既然三人結義,劉備雖想要去,可還是順從張飛的意思。

          二來呢,盧植也看出來了。

          董卓對他意見很大。究其原因,恐怕還是當初董卓初來報到時的那個下馬威造成。

          雖然并非盧植本意,可他也不想去解釋。

          為大將者,你只要為國家出力,效忠于皇上就行。至于你董卓是不是恨我,我不怕。我也不想和你拉幫結派,我也沒存著要交好你的心思。你要誤會,就隨你去。

          但不能不考慮學生的命運。如果真的在董卓的帳下效力,說不住什么時候董卓就把這三個人給咔嚓了。這的確是個心狠手辣的家伙,從董卓對付宗員的事情上,盧植也看出了一些端倪。倒不如讓劉備三人跟著自己,一樣可以建功立業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