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亂局(一)
司馬朗不卑不亢的立于廳上,侃侃而談:“袁公,曹操篡權,立偽帝于許昌,實乃國賊所為。今沛國王不甘皇室蒙羞,故而出兵汝南。小臣出使之前,玄德公曾叮囑小臣,見到袁公需格外恭敬。玄德公于危難時,得袁公收留,至今念念不忘。故而今出兵擊曹,亦不敢忘懷袁公?!?br/>
袁紹陰著臉,卻是一陣冷笑。
“不敢忘懷?他劉玄德倒是有心了……只怕是無力對付曹孟德,想要讓我出兵協助吧。”
司馬朗正色道:“袁公此言差矣。玄德公雖比不得曹操,但合劉荊州之力,也有一戰之力。如今我漢室江山,外有國賊肆虐,內有奸臣當道,正是我輩一展身手,報銷國家的好時機?袁家四世三公,于我漢室忠心耿耿,此乃人皆盡知的事情……玄德公曾言,復漢室者,非大將軍其誰?”
早在李郭肆虐關中的時候,袁紹曾自立幕府,不聽調宣。
后來曹操迎奉天子,奉袁紹為大將軍。不管這大將軍的名號是否正統,袁紹常引以為傲。
董俷雄踞關中,皇統轉入長安。
卻只奉了袁紹一個司空的頭銜,大將軍之位被廢除,董俷自領三軍大都督,令袁紹心里很不舒服。可就算他心里不舒服,又有什么辦法?打?是絕對打不過關中……更何況,他和關中還有一屁股的爛賬。袁尚被董俷扣在手里,再加上賀齊拒不歸還幽州二郡,惱火的很呢。
聽司馬朗稱呼他做大將軍,袁紹心里有些美滋滋。
不過,想要他出兵,卻不太可能。畢竟剛和曹操大戰一場,大戟士尚在組建,元氣未恢復呢。
司馬朗正色道:“若大將軍愿意,玄德公和劉荊州都會馬首是瞻。那青州錢糧廣盛,人口眾多。大將軍自冀州出兵,可取青兗兩地,敗曹孟德,乃至迎奉天子,盡得天時,豈不美哉?”
他這話說的很含糊。
迎奉天子?
迎奉哪一個天子?是許昌的天子,還是長安的天子?
但這句話,卻讓袁紹心里那根弦……不自覺的顫動了一下。
雖然還是面無表情,可目光卻柔和了些許。司馬朗是什么人物?四百年大族司馬氏的后裔,又經歷了許多磨難,察言觀色的本領,絕對一流。只那么一下下,他就看出了些許端倪。
“玄德公愿說服劉荊州,配合大將軍行動。到時候,大將軍據關東三州之地,我等則從潁川出兵……曹操又如何能夠抵擋?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還望大將軍三思再做定奪?!?br/>
意思表達的很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