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三國:吾乃呂布! > 第89章 天下何人不識東萊左伯-紙

      第89章 天下何人不識東萊左伯-紙

          別的人當了州牧,遇到來的人,直接就是主公主公的叫,到了他這里,基本人人都是先叫使君。

          而能不能讓別人稱他為主公,認他為主,還得看他自己的本事。

          “子邑先生快起,子邑創造出青州紙,不僅為青州揚名,更是對大漢以及天下庶民,做出如此之大的貢獻,我哪里能受如此大禮。”

          左伯紙,是后人的稱呼,如今這個紙,幾乎被人稱為青州紙,亦或者東萊紙。

          如今的左伯,憑借著改良蔡倫紙做出來的青州紙,可謂是名譽滿天下,貢獻實在太大,他呂布確實受不起,哪怕是換成大漢天子來,都得對左伯這樣的人客客氣氣的。

          青州紙對比起蔡倫紙的優勢,就是工藝更加復雜了一些,并且在原料方面,采用了桑皮,增加了造紙所需的纖維,同時還有桑麻混合的工藝,使得青州紙的韌性,以及薄厚程度得到極大的提升。

          如今書寫所用的紙,幾乎都是青州紙,蔡倫紙也有,但要少許多,因為蔡倫紙的質量,很不好。

          雖然蔡倫紙是發明紙的奠基人,但質量問題,是真的存在,不方便書寫,這也是即便有了蔡倫紙,依舊是竹簡、布帛、木板這些盛行。

          因為蔡倫紙全部使用麻料做成,不僅質量差,一不小心就會損壞,書寫起來,筆墨的浸透,蔡倫紙無法規避。

          盡管原料普及,但生產工藝被少數人掌握,生產力不足,造出來的紙,依舊不夠。

          而在青州紙出來后,左伯紙被取代,但青州紙因為工藝更加復雜,產量更加有限,導致青州紙的價格居高不下,完全不夠用,這也是竹簡等常規記載的物件依舊盛行的原因。

          而左伯紙桑麻混合的工藝,因為生產力有限的原因,到達唐宋時期,逐漸淪為小眾紙,而哪怕是在現代,因為左伯紙的特性,在山東臨朐,依舊有著左伯紙的技藝傳承。

          這份傳承,是因為山東臨朐皮紙傳承人連恩平一直苦心堅守,自1986年以來,一直將這個技藝傳承至今。

          所以在東漢末年時期,是有紙的,而這個紙也是完全可以承載書寫,以及制作成書籍條件的,但是因為印刷術沒有,以及左伯紙的產量,普及不開,就是這么簡單。

          世人只知洛陽紙貴,一紙百金,如今的紙,可也絲毫不比那個洛陽紙貴便宜。

          能用得上左伯紙的人,只靠富都還不行,必須得貴,還不是一般權貴所能擁有的。

          如今這樣的一個人在呂布面前,呂布這個青州牧,還真不能坦然接受左伯的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