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三國:吾乃呂布! > 第211章 時代形成的眼界區(qū)別

      第211章 時代形成的眼界區(qū)別

          在如今這個時代,土地大部分所種的,依舊是糧食,什么桑、麻這些,百姓都沒有去種,而是特定的人去種的,普通百姓只想種糧食。

          加上如今的實際情況是各個諸侯都在干仗,對糧食的需求是硬需,耕地也不會拿來種其他的,雖然會兼著種一些,但都不會多。

          現(xiàn)在種植這個棉花也是這樣,不僅棉花的種子需要慢慢找,而且也不多,他也需要慢慢種植開來。

          如今青州各地都在開墾荒地,在春耕過后,一直在秋收之前,這段時間都是用來開墾荒地的,如今的漢末,耕地的面積并不大,荒地的開墾是必須要進行的。

          只有耕地增多,才能有種植棉花、桑、麻等物的條件,不然總共就這么些耕地,這些耕地哪怕全部用來種糧食或許都不夠吃,還種其他不能吃?想什么呢?

          無論什么時候,填飽肚子永遠都是第一要務(wù),其他事情,都是在填飽肚子的基礎(chǔ)之上才能去做的。

          現(xiàn)在能夠種桑養(yǎng)蠶的人,都不是普通百姓,都是有一定地位的權(quán)貴之家,就像歷史上張飛的妻子夏侯氏,作為夏侯淵的侄女,絕對的權(quán)貴了吧,還得自己撿柴,自己來干養(yǎng)蠶采桑這些活。

          這還是夏侯淵的侄女,換成普通人家,你想去做沒法,哪怕就是撿柴,有些樹林,都是有主的,是那些家族或者豪強的,屬于私人的,亂去撿,丟的是命。

          除非是去深山老林,那種無主的大樹林,可以去撿柴。

          賈詡看了看棉籽,見種子不多,才應(yīng)下。

          “主公放心,在下這便去安排,盡快將這些棉花種植下去。”

          賈詡不知道呂布為什么對這個棉花這么看重,在他眼中,棉花又不能吃,但好在棉花種子也不多,要不了多少耕地,他也直接應(yīng)了下來。

          真要是種植的棉花過多,他甚至都會勸呂布,現(xiàn)在糧食才是重中之重。

          這也是這個時代的許多人,都還無法體會棉花帶來的好處,加上又是一個戰(zhàn)亂的時代,耕地不多的情況下,糧食就是第一需求。

          呂布看著兩人應(yīng)下,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氣,如今棉花種子有了,雖然少了一點,但多用幾年時間,棉花的種植怎么也能推廣開來不少。

          到時這些人見到棉花的妙用,就知道這個棉花同樣重要了。

          更為重要的是,大軍一旦有了保暖的衣物,冬季甚至都可以展開作戰(zhàn)了,這是一個極大的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