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燕王反叛
劉邦在徐貞的勸說下提早大封群臣徹底穩固基本盤后,便選擇在秦法上做出一定改變,將自己無法直接掌控的六國故地重新分封,采取郡國并行。
重封韓信為楚王、吳芮為長沙王、彭越為梁王、英布為淮南王、臧荼為燕王、張敖為趙王、韓(王)信為韓王,共七國這也是大漢帝國最后的兩個隱患之一。
同時,劉邦采納張良之策,營建長安選擇以此為都,這座千年古城開始了自己傳奇的歷史。
蕭何被拜為左相總領朝政,盧綰為太傅,徐貞為右相地位尤在蕭何之上,實際代替劉邦掌握軍政大權,可越過朝臣皇后諸王,直接和皇帝對接,自由出入皇宮,權勢極重。
漢五年,燕王臧荼首先舉兵反叛,號稱兵十萬。
劉邦震怒,隨即召右相徐貞和左相蕭何進宮,商議平叛事宜。
西漢初年人力物力大損,連貴為天子的劉邦都湊不齊幾匹同色馬,徐貞索性就是直接乘牛車來的。
當朝相國,百官之首乘坐牛車覲見,放眼整個歷史也是獨一份了。
而謀圣張良也不出意外的選擇了明哲保身,沒有要什么官職,閉門在家完全不見客。
至于說徐貞對這些早就有經驗了,他之前差點翻車。
想要在劉邦手下保命很簡單,不要有秘密,什么都讓他知道,并且以劉邦自己和天下的立場做事,說什么都不當王。
這些劉邦都是能看出來的,然后讓他說出“安劉者,貞也”就算是最佳結局。
呂雉也不難,代替張良給她出謀劃策,并且保證“誰是太子站誰”的立場,一直茍到代替周勃誅殺諸呂就行。
徐貞因為有特權因此很輕松就越過衛兵。
“臣徐貞求見?!?br/>
殿內,劉邦的表情十分嚴肅,旁邊已經是一片狼藉看起看發過火,戚夫人則在身側侍奉。
“子符啊,進來吧,”
“記好了以后想進來就進來,你我不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