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漢軍回京,徐恭勸告
“沒用的,我了解陛下的性子,他是個非常霸道的人,心中做好打算就絕對不會改變,我的話陛下會聽,但我死了又會如何呢?!?br/>
徐恭看著蔚藍的天空輕輕搖頭,他現在不知道該怎么辦,后輩幾乎無人可堪大用,徐楚徐諸武力有余謀略不足,徐胄雖然身居太常要職,又是太學祭酒德高望重,但做事太優柔寡斷缺乏血性,而且年紀也不小了。
至于徐南徐曄等人倒是文武雙全,但都不算突出,只能是中規中矩,能不能得到重用尚且說不好,更何況是做到和自己一樣規勸皇帝了。
然后他又看向了公孫賀:“我死以后,朝中唯有三人可為丞相,一是功勞資歷最重的太尉周亞夫,二是德望最盛的太常徐胄,這三便是你,公孫賀。”
“我…屬下惶恐,丞相太抬舉了?!惫珜O賀有些慌了,倒不是怕徐恭害他,而是懼怕被周亞夫或者徐胄盯上。
這兩個人的優勢都太大了,周亞夫不必多言,趙國之亂、四國之亂包括拱衛邊疆都有大功在身,就算是軍壇新秀,被封為大將軍的衛青在威望資歷上都遠遠不如
而徐胄也很明顯,首先他是徐氏子弟,在太常之位上待了二十多年,經常輔佐治國,同時還是“太學”的祭酒,此人上位無論是儒黨還是法黨都不會有意見,甚至還會擁護,因為他們都認為自己是覆盎學府的“正統”。
如今“太學”勢力已經發展的非常可怕了,劉徹非常喜歡用這些被忠君思想熏陶的人,法黨的代表人張湯官至御史大夫,封武平侯,儒黨的代表人便是當今右相,公孫弘!
可以說某種意義上徐胄甚至比周亞夫更有優勢,天下的文人也是更希望徐胄這個“自己人”拜相。
徐恭搖了搖頭,說道:“你爭不過周太尉和胄兒,但他們之后就非你莫屬了?!?br/>
公孫賀這才松了口氣,不過他現在除了得陛下賞識外沒有一點優勢,為什么徐相這么肯定呢。
“因為我會向陛下舉薦你?!?br/>
“為,為什么?”他又不懂了,按理來說就算舉薦也是其侄徐曄吧,再怎么樣也輪不到自己啊。
“我很看好你,你和其他人不一樣,你的思想沒有那么激進,但又不那么保守死板,必然可以規勸陛下,還有一點你是布衣出身,并非功臣之后,陛下會很欣賞你的。”
徐恭其實更傾向用這些中庸之臣,如今的大漢需要戰爭,但即使這樣也不能太頻繁了。
周亞夫就是典型的主戰派,徐胄雖然位居中庸但處事優柔寡斷,不果敢,可以用以理政和出謀劃策,但不能令其獨斷。
就像李廣一樣,可為將,但不可為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