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封神》和《仙秦》的聯動
“你們年輕人的思想太活躍,我們這種老家伙已經有些跟不上了。岳關,你是怎么想到要這么塑造飛廉費仲惡來這些奸臣的?”閆冠英好奇的問道。
岳關在《封神》劇組沒什么架子,準確的說,岳關拍什么戲其實都沒什么架子,平時不拍戲的時候,也很喜歡和人聊天。
尤其是和那些老戲骨聊天。
閆冠英見多了,雖然和岳關還不是很熟悉,但也沒什么距離感,心中有疑惑,就主動問了出來。
岳關解釋道:“因為歷史上飛廉其實就不是奸臣,包括費仲和惡來。費仲、飛廉和惡來都是伯益的后裔,伯益姓嬴,是東夷部族的首領,因為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費地。次子若木因為是庶出,沒有繼承權,就變成了平民。他為了表示自己與其他平民不同,就以費為氏,這就是費仲一支的由來。
到了夏桀時期,費氏先祖費昌棄夏歸商,給商湯駕車,參加著名的鳴條之戰。戰后因為有功得到商湯的封賞,得以有資格當官,雖然只是個駕車的小官,但總算給子孫掙了個鐵飯碗。費仲就是這樣有資格伺候紂王,并被提拔為中大夫的。
當時的殷商基本都是世襲,理論上費仲因為他祖上是給商王駕車的,所以他也只能給紂王當司機。但紂王違背祖制,提拔費仲當了中大夫,這在當時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侵犯了那些傳統貴族的權益,打破了一定的階層壟斷,所以費仲被貴族不喜,還被污蔑為奸臣。
飛廉和惡來比費仲的出身更低,這兩人是父子關系,并不是《封神榜》里說的兄弟關系。飛廉的祖上遷到西戎后,經歷過幾代傳承,期間雖然也有點起伏,但總體上講,還是混的很不如意,到了飛廉、惡來這一輩,甚至都和殷商的軍隊打過仗,而且不幸戰敗,成了紂王的俘虜。
按理來說,當了俘虜,下場只能是成為奴隸,但紂王銳意改革,并不歧視奴隸,他發現飛廉善走,惡來絕力,都非常有本事,于是就赦免了他們的罪過,還把他們留在身邊,讓他們當了官。其中惡來當他的護衛,飛廉外出替他辦事。讓兩個奴隸當官,這又與傳統不合,所以飛廉、惡來便跟費仲一樣,也成了‘貴族不喜’的大奸臣。
不過說來可笑,惡來在姜子牙等人率大軍攻入朝歌后,為保護紂王戰死;飛廉當時正在太岳山一帶為紂王辦事,事情辦完,聽聞紂王自盡的消息,便在太岳山筑壇祭天,向紂王匯報任務已經完成,祭祀完畢之后,便自盡身亡,以死殉國。
這樣以死殉國的人被當成奸臣,而紂王最大的反對派,暗中勾結周武王,出賣殷商利益的微子,因為歸順有功,成了著名的賢人。
歷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勝者為王罷了。我拍《封神》倒也不是為了給觀眾科普歷史,但是既然有正確的歷史形象,我也懶得用《封神榜》里他們被抹黑的形象,這對他們也不公平。”
其實岳關對西周并不反感。
成王敗寇,紂王輸了,姬發贏了,說姬發比紂王強也沒什么問題,勝利的人說什么都是對的。
但還是那句話,沒必要尬黑。
拍《封神》岳關的目的也不是幫紂王洗白,更不是幫紂王一方的奸臣洗白,只不過相比姬發,紂王明顯有更多可挖掘的空間。
所以才定了紂王當主角。
那紂王一方的人當然不能全都是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