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挽清:同治盛世 > 第79章 文化新途啟

      第79章 文化新途啟

          載淳面對眾人的反對,卻并未動怒。

          他靜靜地聽著吳翰林的慷慨陳詞,嘴角甚至還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待吳翰林說完,他才緩緩開口:“吳愛卿所言,朕已知曉。但朕想聽聽,你所謂的‘離經叛道’,究竟從何說起?”

          吳翰林捋了捋胡須,面露得意之色,以為皇帝年少,被他氣勢所懾。

          他引經據典,從孔孟之道談到程朱理學,從三綱五常談到華夷之辨,洋洋灑灑,滔滔不絕,將“閉關鎖國”的思想包裝成維護國家穩定的金科玉律。

          殿內不少老臣聽得頻頻點頭,覺得吳翰林說得句句在理。

          載淳始終面帶微笑,耐心聽著,仿佛對吳翰林的“高談闊論”十分贊賞。

          吳翰林越說越得意,甚至開始指責一些支持文化交流的大臣是“數典忘祖”,大殿內的氣氛變得劍拔弩張。

          待吳翰林說完,載淳才緩緩開口,聲音不高,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吳愛卿博學多才,朕甚是佩服。”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殿內眾人,“但朕有一事不明,想請教吳愛卿。”

          吳翰林心中一凜,一種不祥的預感涌上心頭。

          載淳繼續說道:“孔夫子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又云‘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難道不是吸納外來文化的體現嗎?更何況,我朝先祖,太宗皇帝,不也曾借鑒西方天文歷法,修訂《崇禎歷書》嗎?這難道也是‘離經叛道’?”

          載淳每說一句,吳翰林的臉色就難看一分。

          他張口結舌,想要反駁,卻發現自己竟無言以對。

          載淳的每一句話都精準地擊中了他的要害,讓他先前的氣勢蕩然無存。

          殿內原本支持吳翰林的文人,此刻也開始動搖。

          他們敬佩地望著年輕的皇帝,沒想到他年紀輕輕,卻擁有如此淵博的學識和敏銳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