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這不是欺負鬼子嘛
翻來覆去睡不著,趙琳腦海里不停得扒拉自己能記起來的戰爭,期望從中找出破局之法。
一直到凌晨十二點,終于,趙琳呼啦一下跳起來,有辦法了。
其實辦法很簡單,反斜面加戰壕掘進。這是抗美援朝時期志愿軍對付擁有強大火力的美軍的辦法。
目前771團的陣地是在掛云嶺的高地上,也就是正斜面正對著敵人,雖有地理上的優勢,但怎么也扛不住鬼子的火炮。
光是鬼子一個步兵大隊,這樣的工事阻擊鬼子三天沒有問題。
但是明天鬼子野炮山炮都來了,只要幾輪炮火下來,這區區三百來米的掛云嶺,非得被削下來幾米。
普通的野戰工事根本扛不住重炮的炮彈。因此想要削減重炮的威脅,只能主動放棄部份優勢,選擇在反斜面以避開敵人強大的火力。
大炮要爬上山可沒那么容易,于是771團要面對的火力就小得多。
但這就衍生出另一個問題:
如果放棄正面陣地,美軍占領山頂陣地居高臨下,隨手一拋,那手雷就滴溜溜的往下滾,一滾能滾進反斜面工事里頭,都不需要花力氣扔。
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志愿軍就想了一個辦法:在構筑反斜面工事時將挖出的土全都堆到高處,使高的一側更高。
這樣就增加戰壕兩面的高度差,手雷要是自上而下的滾來,就會因為這高度差從戰壕的這一邊凌空越至另一邊。
另外,這戰壕還要盡量挖得窄,與肩同寬就夠了,兩人過可以側下身
戰壕挖得窄,就意味著敵人手雷能打到戰壕里的概率盡可能小。敵人手雷要是打不進戰壕,那就是他們倒霉的時候了。
用這一套組合拳,志愿軍在絕對劣勢的情況下,都能頂住,與美軍打得旗鼓相當,甚至直接打贏一場場戰役,所以說,這個辦法絕對好用。
況且小鬼子的火炮跟美軍比根本就不夠看,用志愿軍對付美軍的辦法對付小日子,那是有點欺負人了,不過小日子不算人,只能算小鬼子。
想到這里,趙琳急吼吼沖到徐團長的指揮部。
還好徐團長也沒睡,警衛員被嚇了一跳,這大半夜的趙參謀跑來找徐團長,趙參謀是不把自己當姑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