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地道戰
團長這邊沒什么問題,趙琳匆匆忙忙跑回去準備把地道戰給整理出來。
很快,抗日軍民對道路的破壞起了作用。
他們挖斷了許多公路、鐵路,炸毀了橋梁,設置了路障和陷阱。
這些措施讓日軍的行軍速度大大降低,極大地干擾了他們的行進和機動性。
日軍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來修復道路、清理路障,這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困擾。
與此同時,大家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雖然這種破壞行動可以有效地阻礙日軍,但它對自己人的行動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由于道路被破壞得如此嚴重,抗日軍隊自身的補給線和交通線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擾。
物資運輸變得困難,部隊之間的聯系和協同作戰也受到了限制。
為此,劉師長深入調查了解,從實踐中總結出一套只利于我、不利于敵的交通戰略戰術。
把單純的破路變成挖交通溝。
將村與村相連的大車道,挖成深、寬各4尺的道溝,溝底與頂口之間再開出一個臺階,可作行人便道,溝底可供大車和牲口通行。
這樣的道溝,敵人的坦克、裝甲車無法通行,而八路軍以及游擊隊等抗日軍民卻可以靈活機動得對鬼子進行偷襲和轉移。
而這個時候,771團獨特的挖溝方法也傳到師長那里。
劉師長一下就明白一米六的意義了,又趕緊通知有條件的地區,把溝再往下挖三十厘米。
這個溝一出來,鬼子是氣的跳腳。
這也是為什么從紅軍到八路軍再到解放軍,志愿軍,我軍越打越強的重要原因。
現在很多書本也好,影視劇也好,都著重表現了我軍的艱難困苦和英勇無畏。
就好像八路軍就等于窮鬼和不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