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辦農場

          等大家討論得差不多了,趙琳才緩緩開口道:“其實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老百姓大多都很樸素,他們最基礎的追求是吃飽穿暖。

          我們若是想通過和他們講那些保家衛國、舍生忘死的大道理來讓他們快速改變思想觀念,這顯然不太現實。畢竟每個人都是需要生存下去的。

          我們自身能夠做到不追求名利,但是不能強求普通百姓也要有這樣的覺悟,我們不能想著要老百姓怎么做,而是先想想我們能為老百姓做什么。”

          眾人一陣沉思,不得不承認趙琳說的很對,對待老百姓,尤其是想建立根據地發展堡壘村,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一味要求老百姓怎么做,而是要想想自己能為老百姓做什么,否則遲早會走上歪路。

          見眾人都比較認同,趙琳松了一口氣,幸好都是年輕干部,就是政委團長也才三十來歲,思維比較靈活。

          “所以除了對老百姓的思想教育,主要還要讓老百姓看到好處,實實在在改變了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才會真心擁護我們。

          比如之前用糧食讓百姓幫忙做鞋子什么的,這對老百姓來說是一筆額外的收入,老百姓就會很容易接受我們。

          如果我們的部隊能讓駐地老百姓生活更好,那么老百姓一定會發自內心的擁護我們,這時候如果有漢奸或者鬼子想來搞破壞老百姓第一個就不答應。”

          這下大家都一下子沉默了,這打仗沒得說,一個個都是好手也不怕死,要說搞經濟,大家伙兒就是十竅通了九竅,俗稱一竅不通。

          鄭虎是個急性子,不等趙琳慢條斯理,急急忙忙問“咱們都是大老粗,打仗從來不帶怕,可要說發展經濟,這可是讓張飛繡花了,趙參謀你是文化人,有什么好辦法趕緊說出來吧。”

          趙琳也不含糊,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目前咱們的物資儲備大概還能堅持兩個月,咱們可以買一些雞苗,駐地后面就是大山,咱們八路軍自己在山里隱蔽的地方建一個養殖場,自己養雞。

          雞不怎么消耗糧食,山里蟲子蚯蚓什么的多的是,再弄點麩皮和野菜攙上,等三四個月雞就可以下蛋了。

          到時候留下少量公雞,雞蛋可以給戰士們加餐,一部分可以孵化成小雞交給村民,給他們約定好雞養大了以后按比例付給我們雞蛋。

          比如一戶老百姓就算只養兩只雞,一天就可以下兩個蛋,老百姓就有一個雞蛋,咱們部隊也有一個,這樣老百姓一個月能攢三十個雞蛋,如果五百戶老百姓參加,咱們部隊一天就能有500個雞蛋了。

          咱們部隊肉也有了,蛋也有了,可以改善一下伙食,如果后期規模大了還能賣錢。

          而且咱們有些傷員如果傷好以后不能回部隊繼續打仗,又沒有地方可以去,就可以留在養雞場。

          另外,還可以在附近開荒種地,雞糞就能當做肥料,咱們有的老兵殘疾了,這樣安置在農場肯定比直接遣散更好,戰士們以后打仗也沒有顧慮了。”

          “另外還可以買一些小羊羔交給村民們養,家里小孩子就可以照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