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一世獨尊 > 第56章 易林會盟(三)

      第56章 易林會盟(三)

          軒轅勝一聽,有些n然不樂,怫然說道:“大法師這話從何說起?!軒轅勝雖然不才,卻也是堂堂男子,一方諸侯,為天下安危計,這點心胸還是有的。大法師這話,可就太瞧不起本王了!”

          見軒轅勝動怒,冥月反而更是心定,心中對于軒轅勝的心意更是清楚。他起身分別對著二人拱拱手說道:“二位大王,請恕冥月方才無禮冒犯。其實我早知道軒轅兄心胸博大,這讓位之舉,實是為了大局著想,確是真心實意。方才我之所以會說出那種無禮之言,其實只是為了消除弗倫兄的疑慮而已。要知道你們軒轅一族在整個中原大地之上各個人族部落之中一向是德高望重,人心所向,世人皆知。更何況你們兩家還是兒女親家,那弗倫王兄心里有些難以決斷自在情理之中。如今既然軒轅兄已經表明了心跡,卻不知弗倫兄意下如何?”

          弗倫一聽,一時間啼笑皆非,看著冥月似笑非笑地說道:“大法師,要說你可真是一只老狐貍,狡猾之極!就這么輕描淡寫地一句話,就把責任全都推到我這邊來了!那我來問你,我和軒轅兄是兒女親家不假,難道你和小王就不是親家了不成?”

          冥月不慌不忙,微微笑道:“弗倫兄此言差矣!這一來嘛,我拜月族雖然也和王兄有著聯姻之好,但月殤族長卻非是小弟之女,這親家之說,未免牽強;二來軒轅王兄所選定的繼任人選并非月殤,而是太子殿下,所以不管最后你們作何決定,我拜月族都只是聽令而行而已,并無太大的區別;三來小弟早已知道軒轅兄讓位之意甚誠,并非出言試探,實是為了整個人族之安危著想,而且他此時的身體狀況確實也不容許再作太多的操勞,太子作為晚輩,為自己的岳父分憂,也是理所應當之事,我拜月族并無異議。所以此事成與不成,全憑王兄一言,又何來推脫之說?”

          弗倫聽了,無言以對,一時語塞。

          聽到二人斗嘴,一旁的軒轅勝一陣好笑,此時見到弗倫尷尬,當即插嘴說道:“我說二位,如今強敵在側,虎視眈眈,可不是開玩笑的時候。而且本王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并非是意氣用事,更不是心有不甘而出言試探。自從當日照月東罡這孩子主動請纓前往南疆之時,本王對他已經有些刮目相看了。加上這些日子以來,這孩子的表現著實可圈可點。不但那神火族的兩位頭領對他表現得死心塌地,更因這一場大戰之故,他不但在局勢岌岌可危之際臨危不亂,指揮若定,使得強敵敗退,力挽狂瀾,而且處理起戰后事宜也是井井有條,忙而不亂。這份膽識和氣魄比起本王,委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本王自愧不如。而且本王還知道,正是由于太子無意之中表現出來的這些過人的領袖才能,早已經將各族部落首領折服,這些日子以來他們對于這孩子的所有安排都照做不誤便是最為明顯的例證。加上他貴為凈樂太子,又是閾瑤、拜月兩族的女婿,若是由他來代替本王,這三支力量自然是絕對不會有什么異議。此時那九黎魔族召喚魔神之事已經到了最后關頭,隨時都會對咱們再度發動襲擊。這易林之中數十個部落十幾萬人馬,若是沒有一個足夠強大的領導者加以約束,那便是一盤散沙,一旦受到強勁的攻擊,必然崩潰,后果不堪設想。而弗倫王兄和我二人都有傷在身,已是難以當此大任,可以說此時能夠領導群雄的,太子已是無可爭議的不二人選。故此不管弗倫王兄心里怎么想,本王都會將這盟主之位讓出。等明日一早,我便召集各族首領,宣布這一決定。只要他們同意,這件事就這么定下吧!你們二位意下如何?”

          冥月點頭微笑,不發一言。弗倫無奈,苦笑道:“既然軒轅兄都這么說了,小王還有什么話說?只好聽王兄安排就是!”

          軒轅勝松了一口氣,終于放下心來。

          第二天一早,鏡月湖畔人頭攢動,各部落首領齊集一堂,聽侯軒轅勝的訓示。太子尚不知軒轅勝召開這次集會的真正目的,還以為只是因為他傷勢已經有所好轉,大戰之后士氣低落,故而召開的一次例行的集會,來鼓舞眾人的士氣而已。所以他還是像往常一樣,一直在各部落頭領之間往來周旋,彬彬有禮地和他們打著招呼,神態恭謹而謙遜,極盡晚輩之禮。而楓依和月殤二女則一左一右緊跟在太子身后,笑語嫣然,寸步不離,兩雙滿是柔情的妙目不時在他身上轉來轉去,纏綿之意,溢于言表。眾頭領包括軒轅勝在內見到這種景象,一個個既是欣慰又是艷羨,對于太子居功而不自矜,身懷絕技而不自傲的品德都是暗嘆不已。那神火族的兩位頭領流火和螢火則表現得更為露骨,兩個人自從跟隨太子來到易林之后,便一直以下屬自居,只要有太子出現的場合,這二人便會亦步亦趨地緊跟在太子身后,隨時聽侯他的調遣。雖然太子屢次勸誡,對待他們的態度也極為恭敬,始終以長輩之禮相待。但這二人卻是極為固執,并不以此為意,反而因此而對太子感激涕零,言語舉止間對其更加崇敬。太子無奈,又不好說得太過,也就只好由他們去了。而今天也不例外,這二人見太子身邊跟了兩位女子,自己二人不便越,便自動地退后幾步,若即若離地跟隨在三人身后,低眉垂首,神態恭謹而肅穆。

          在場的各位部落首領都曾經目睹當日這二人在空中大戰蚩尤旗分身的雄姿,對二人高超的武功和過人的法術以及他們手中的神鼎、神戟之威力大為嘆服,而且他們也都知道,這神火一族出身高貴,乃是赤帝祝融之后,可以說若非當年祝融以火施化,普濟萬民,那么整個人族能否發展到今天的這種地步,實在是難以預料。加上這神火一族因為祝融血統之故,個個天生性情剛烈,其控火之術,天下無對,故此一向極少服人。那祝融之所以會將自己的后人安排在像南疆那樣的蠻荒之地與偽黎、荊蠻等族共處,一來是因為他知道這兩個民族之人天生好戰,且只知道崇尚武力,極易出現變故,所以他將自己的族人安排在此處,實是有牽制之意;二來他也清楚地知道,以自己的這些后人桀驁的性格,在和平年代是極難與其他人族部落相處的,若是共處一地,時間一長,難免會發生沖突,反為不美。所以祝融才會不惜以大法力在南疆開辟火神地窟,安置神鼎,并安排族人世代守護。這位上古大神顧慮之深遠,委實是讓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