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一世獨尊 > 第114章 斷袍明志(一)

      第114章 斷袍明志(一)

          話說太子擺脫了皇后的糾纏之后,劍遁飛逃,直走出數百里方才止住劍意,開始落地行走。

          他知道自己的母親絕對不會輕易罷手,必然還會追來。于是他不敢在路上停留,日夜趕路,向著遠方那座漸漸顯現的大山趕去。

          兩天兩夜之后,峰回路轉,遠處一座大山出現在太子面前。遠遠望去,此山山勢雄奇,景色秀麗。整座大山掩映在一片片時如絲帶時如霧海一般的山嵐之中,氣勢博大,縹緲萬千。雖然此時相隔甚遠,但神識靈敏的太子卻已經感受到了一股股濃郁的天地元氣撲面而來,令他心神為之一爽。

          他強忍住心中的欣喜,四下張望一番之后,伸出雙手比比劃劃,仔細測算。卻見此山與凈樂國隔江相對,不坎不離,正在紫虛元君所說的干兌方位。那種似曾相識恍若隔世重逢的感覺讓太子倍感親切,他此時心中已經認定,這座大山,便是自己日后的歸宿,便是自己求仙了道、正本還原、跳出世事棋盤的永久道場。

          太子一旦確定了此處便是太和仙山,毫不猶豫,當即散開長發,迎風飄灑,緇衣草履,搖搖擺擺,直入深山。

          這正是:‘混沌初分有此巖,此巖高聳太和山。面朝大頂峰千丈,北涌甘泉水一灣。石縷狀成飛鳳勢,巖籠綰就碧螺鬟。靈源仙澗三方繞,古檜蒼松四面環。雨滴瓊珠敲石棧,風吹玉笛響松關。晨雞報曉東方見,晚鶴歸來北斗灣。谷口仙禽常喚語,山巔神獸任躋攀。個中自是乾坤大,就裹元來日月閑。自古玄真修道處,至今蹤跡在人間。不知多少神仙侶,為愛名山去復還’。

          太子知道,就從此刻開始,自己身后的一扇門已經閉上,面前卻有另一扇門正在為自己開啟。背后的門里,是紅塵萬丈,是物欲奢華,是無法忘卻的過往,是不能不懷想的未來;是剪不斷理還亂的孽緣情債;是無法超脫的因果輪回。而當他踏入這座深山的一剎那,雖未回首,卻知道背后已是再也找不回的昨天,那一縷沾染了塵埃的靈魂被寄存在了一個從此塵封的角落,再也不會被想起,卻也永遠不會被忘記,山中飄渺的煙霧載著云夢般的世事遠去,無影亦無痕。太子知道,他匆匆從前世來到今生,如今塵緣已斷,該是以清澈明凈之心前去趕赴來世之約的時候了。他知道,眼前這座大山,這座大山腳下的羊腸小道,那就是一扇通往前世亦或是今生的門,門后將是難以擺脫的寂寞,夜闌孤燈、寒夜聽雨、一經一劍一蒲團,孤身只影化石庵。

          轉身已是千年。

          人間富貴花間露,紙上功名水上漚。

          幽靜的山林早已忘我,那不遠千里趕赴這與俗世紅塵咫尺天涯的修道者呢?誰能真正忘我?是一只飛鳥投入密林,暮云四合,前世恍若煙云……

          這寂寥深山頃刻間賦予了太子一顆空靈的道心,他行走在霧靄掩映的山路上,四周是淅淅瀝瀝的小雨,飄飄渺渺,處處是高潔清新,看不見一絲煙塵。

          然而這里畢竟不是另一個世界,并沒有冥河阻路,也沒有銀河飛梭。這里其實也是紅塵,只是因了人心的不同,才會有了這一步兩重天的錯覺。

          就在太子沉浸在脫離了紅塵牽絆的喜悅之中,自以為從此已是與昨天隔世難期之時,卻有一聲沉悶的虎嘯打破了這一切空靈,將他從那一個沒有了顏色的空蒙世界里拉回了現實。

          黑虎,又見黑虎。

          對于此時的太子而言,這頭黑虎的出現,簡直就是一個難以擺脫的夢魘。因為隨著它的出現,便是世人最難以割舍的親情之網隨之而來,剪不斷、理還亂。

          就在這一瞬間,太子突然明白,這所謂的斬斷塵緣,并不是只有一方能夠做到斷情決意那么簡單。就像自己和月殤、楓依之間那些難以理清的情孽糾葛,若非是陰差陽錯使得自己和月殤無奈分離,若非是楓依本有慧根,加上雙方都有了一個雖說虛無縹緲但卻無限美好的約定和夙愿,恐怕不只是這兩個癡情女子,就連自己也難以從這種溫柔鄉里掙脫出來,又談何斬斷情緣?!而如今自己一念出塵,便毫不顧及父母親人的感受,撒手而去。父母恩情未報,國人厚望未償,卻就這么一走了之,不留一絲痕跡。若是站在父母和國人的立場上想一想,也確實是難以接受。

          想到此處,太子心中百轉千回,愁腸寸斷。遠處山林中母親那帶著顫音的呼喚隱隱傳來,就像是一柄柄利刃,在他的心中縱橫肆虐,劃出一道道深深地血痕。難耐的心痛讓太子面容抽搐,額頭冷汗直流。突然發現自己鑄下大錯的他不知道如何彌補,不由得左右為難,進退維谷。

          一個聲音在太子耳邊響起,似是一陣清越的歌聲,驀地沖破迷障,進入了太子腦海:“難難難!求道難!前行無路,后退不甘!身是孽緣、身是情牽,一身所系,俱是塵緣。故土難離,慧劍難舉,一劍揮落,兩方血濺。一世為人,數世留根,三尸盡斬,一念出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