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針?杵?(下)
太子正在前行,就見前方不遠處的路旁出現了一位雞皮鶴發的耄耋老嫗,正蹲在自己來時還未有過的一口水井旁邊,手挽長袖,拿著一支雞蛋粗細的鐵杵放在面前的一塊石頭上不停地汲水研磨。而另一支鐵杵銹跡斑斑,就放在老嫗身側,顯是尚未動工。老嫗滿頭大汗,動作不停,磨得十分賣力,腳下的水漬之中鐵屑宛然,顯然已經在這里勞作了不少時日。
不過這老嫗看似尋常,卻又有許多不同尋常之處,太子從遠處一路走來,離老遠便見她一直動作不停,雖說舉止緩慢,但以她這樣的年紀和體態,手拿這樣一條沉重的鐵杵持續勞作,也確實是有些匪夷所思。而且她看到跟隨太子一路前來不時低聲咆哮的黑虎,居然也能視若不見,安之若素,單是這份膽氣,已非常人所能及。而且黑虎雖是自小馴化,向不傷人,但它本身的王氣仍在,傲骨錚錚,就算是在凈樂王宮之中見到那些王公大臣也是毫不避讓,舉止自若,但它甫一看到這個老嫗,竟突然間變得有些膽怯羞澀起來,一路行來,一直隱蔽在太子身后,躲躲閃閃,嘴里的咆哮聲也低沉柔和了許多。再說這太和山亙古無人,人跡罕至,且多有狼蟲虎豹出沒其間,像這樣一位身體孱弱的年邁老嫗,又是如何在這種荒涼之地生存?不過太子此時心事重重,眼神飄忽不定,哪里能夠注意到這些細節?故此以他的聰敏機智,居然直到走到老嫗身邊,也未曾發現什么異常。
而這樣的一種能力,卻也的確是此時的太子所未能得窺堂奧,正是因為這位老嫗能夠化有形為無形,雖化身億萬卻終能與四周景物互相融合,天衣無縫,化腐朽為神奇,突兀而不彰顯;驛動而似乎靜止。至實而若虛,似無而實有,天地萬物皆是陪襯,似無靈識而亙古長存。就如同一塊普通不過的巖石,不管你把它放在玉樹瓊林還是大漠飛沙之中,它都會無聲無息地融合在周圍的環境之中,似冷漠又似親和,無棱角卻又能拒人于千里之外。它只是簡簡單單地呆在那里,卻似乎早已冷眼看透了一切,因為天地無垠,與它無關,它,就是虛無縹緲之幻境、渺渺茫茫之紅塵。
太子直走到老嫗身邊,方才突然發覺路邊多了一人。他也沒有意識到為何在這荒山野嶺之中會突然出現這樣一位老人,卻只是對于她手里的工作感到有些好奇。恰好他此時心中迷茫不定,這乍一見到有人,倒是油然生出一種親切之意。那老嫗倒是鎮定如恒,對于來到身邊的一人一獸視而不見,仍是有一下沒一下不緊不慢地在石頭上磨著鐵杵,似乎要把這個枯燥單調的動作持續到永遠。
太子站在旁邊看了許久,見她一直沒有停止的意思,再也忍耐不住心中的好奇,于是上前一步,對著老嫗躬身施禮,恭恭敬敬地出言問道:“這位老人家,看您年邁體弱,卻拿了這么兩條笨重的鐵杵在此不停研磨,究竟所為何事?可需要小子幫忙嗎?”
那老嫗似乎是剛剛發現身邊有人,雙手不停,不慌不忙地抬起頭來,看著太子露出一縷慈和的笑容,顫巍巍地說道:“年輕人,你自去走路,老身自在磨杵,可是有什么不妥之處?”
太子看那老嫗的眼神似乎有些似曾相識,臉上沒來由地一紅,有些手足無措地說道:“老人家誤會了。小子只是路經此處,偶然見到您舉止奇異,這才動問,若是打擾了老人家,還請不要見怪!”
老嫗又是微微一笑,一邊低頭繼續磨杵,一邊輕聲說道:“原來如此。老身只是因為家里缺了兩根縫衣針,恰好又有這兩根鐵杵閑置無用,便拿來磨兩根縫衣針自用。你若是無事,自管去吧,不要耽誤了老身磨針。”
太子聽了,低頭看看那兩根粗大的鐵杵,又看看老嫗那滿頭的蒼蒼白發,不由得啞然失笑。他不忍見這位老嫗空自勞累而徒勞無功,便出聲勸道:“老人家,想是您年紀老邁,所以有些神志不清,我勸您還是不要再磨了!”
老嫗低頭下視的雙目之中突然閃過一絲湛然的神光,轉瞬又恢復了那種老眼昏花的渾濁樣子,抬頭說道:“年輕人,你這話是什么意思?難道說老身年邁,便不需要縫衣針了不成?!”
太子微覺尷尬,連忙擺手說道:“老人家,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只是說這兩根鐵杵如此粗大,您又已經年紀老大,您想把它磨成縫衣針,不但虛耗材料和時光,也必然是徒勞無功,白白浪費了力氣。恐怕窮您一生之力,也難以成功,倒不如就此罷手,別尋他途。”
老嫗聽了,突然擲杵于地,慨然長嘆:“唉!也難怪如今的年輕人大多庸庸碌碌,一事無成,卻原來都是如此畏難!本來老身看你器宇不凡,還道你與那些俗物不同,沒想到也是如此不堪!唉!你還是去吧,空負良材美質,只可惜心智不堅,終是無用!可惜!可惜!”
一句話正好說中太子心事,他心中有所觸動,連忙又躬身施禮問道:“老人家言語之中似有深意,正巧小子此時有心結未開,還請老人家教誨!”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老嫗俯身拾起鐵杵,對著太子看了兩眼,欣慰地問道:“年輕人不驕不躁,對老人家彬彬有禮,不錯!不錯!孺子可教!你當真要問?!”
太子再度拱手:“正要請老人家賜教!”
老嫗伸手在鐵杵光滑的表面上輕撫兩下,這才開口說道:“年輕人,這大道理老身不會講,咱們只說我手中的這根鐵杵。你是不是以為這鐵杵粗大,縫衣針細小,而老身又年老體弱,必定難以成功?”
太子點頭道:“正是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