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化人無形*水火既濟(上)
太和山天柱峰上,梳洗過后的太子雖然依舊衣衫破舊,但卻已經掩蓋不住他身上那股與生俱來的勃勃英氣。不過在這種難以掩飾的光芒背后,他的身上卻已經多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淡然,仿佛已經與天地萬物融為了一體,這天地間的一切,既像是與其息息相關,又像是根本與他毫無關聯。他只是面帶微笑地默默地站在那里,卻給人一種莫測高深的奇異感覺,像是根本就不曾存在,又像是一座難以逾越的巍巍高山。
這種錯位的感覺讓對面的流火和德昌極難適應,一時間精神恍惚,竟然有一種看不清這位明明就在眼前不遠處觸手可及的年輕人的感覺。
存在于不存在之中,游離于有情與無情之間,大道無垠,無域無疆,既可以小至具象,化為芥子之微,也可以大如須彌,至成虛無。
世間之事往往如此,因為看不透,因為不能了解,所以就會產生莫名的敬畏,而此時的流火和德昌就是如此。兩人原本此行的目的,就是在見到太子之后,好好勸他回國繼承國統,完成弗倫和善勝皇后的囑托。但等他們真正見到了太子之后,卻在不經意之中被他那種莫測高深的風神氣度所懾,一時間困擾在一種高山仰止的極大困惑之中不能自拔,有些說不出話來。
然而太子此時卻已經完全從入定的虛幻之中走了出來,一舉一動如同行云流水,瀟灑自如。他上前拍拍兩人的肩膀,微笑問道:“兩位哥哥多年不見,卻不知為何突然來到此處?難道說國內有什么大事發生不成?”
兩人俱是身體微震,猛地回過神來。
德昌為人陰柔儒雅,正好和流火的陽剛耿直相反,他首先伸手握住太子搭在肩上的手,注視著他那仍是有點憔悴之意的面龐,輕聲說道:“殿下放心,此時我們中原大地處處歌舞升平,人民安居樂業,并沒有什么特殊之事發生。”
說著他回頭拍拍流火的肩頭,繼續說道:“我和流火兄弟今日之所以來到此處,不過是因為我們兩個一樣,自從當年追隨殿下經歷了那一場人魔大戰之后,始終對殿下的人品風采難以忘懷。眼下人界各族已經是亂而復治,想到這一切可以說是全拜太子所賜,不由得有些懷念當年那些咱們一起叱咤風云、快意恩仇的日子。于是我倆不約而同離開本族領地前往凈樂尋找太子,想重溫一下當年在一起的快活日子。卻不料聽弗倫大王和皇后說起,原來太子自從當年回到本國之后不久,便率然去國離鄉,披發入山追求大道去了。一來是我兄弟二人實在是太過懷念殿下的風采,二來也是有些不忍看到弗倫大王和皇后終日思念太子的痛苦,這才相約入山,前來尋找殿下。卻不想此時殿下道法已深,我們雖然粗通追蹤之術,但是在山中尋覓多日,卻一直未曾見到太子的蹤跡。直到日前殿下練功之時引動天象,我們這才尋到此處。卻不知是否打擾了殿下修煉?”
太子心中感動,連忙拱手說道:“德昌大哥言重了!山居孤寂,難得故人到訪,兩位大哥不嫌小弟愚魯,竟然牽掛多年,小弟心中只有感激,豈有打擾一說?若是兩位大哥不棄,且到山上一敘如何?”
一旁的流火對二人這種文鄒鄒的對話頗為不耐,但當年被祝融大神根植于其元神深處的那種敬畏之感難以消除,直到此時仍然是在潛意識里把太子當成神靈一般敬奉。他不敢多言,只是默默地點頭,與德昌一起跟隨在太子身后,向山上走去。
三人相繼來到太子修煉的山洞前,在那塊平整的巨大石臺上相對盤膝坐下。懂事的黑虎此時已經知道來者乃是太子的故人,于是也不等太子吩咐,已經從林中銜來一些新鮮野果,輕輕地放在三人面前。
太子疼愛地在它那毛茸茸的大頭上輕輕撫摸幾下,黑虎嘴里發出一陣滿足的低吼,轉身溫馴地在太子身邊臥下,不再出聲。
雷鳥和避水金睛獸也明白了眼前這個深不可測的人族和這頭霸氣十足的獸中之王是友非敵,此時也已經放松了警惕,各自在主人身邊懶洋洋臥倒。夕陽西下,絢麗的晚霞映照下,滿山蒼松翠柏綠意盎然,山嵐如海隨風翻涌,綠草繁花燦若云霞,與天際的夕照相互映襯,簡直分不出那里是天?哪里是地?天地相連,恍若仙境。
修道有成的太子面對著這無邊的勝景,更是內心沉靜,恬淡如恒,而那兩位從俗世繁華之中走來的流火和德昌,也不由得胸懷大暢,直有俗念頓消,恍若身處天外之概。
太子此時六識通透,早已經從德昌的話語之中明白了二人的來意。但已經在入定之中見識過天地異象的他早已悟透了世事本質,心如枯井,豈會再起波瀾?只是他對于兩人的重情重義十分感激,所以也不忍直言拒絕,卻只是微笑端坐,始終不發一言。
二人心中這才有些隱隱明白,為什么眼前這位在紅塵俗世之中富貴榮華唾手可得的年輕太子,竟然舍得下托國之富、蓋世之功、絕世的紅顏,只身一人來到這渺無人煙的蒼莽大山之中,這一住,就是三十年時光。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但眼前的風景雖美,卻仍是難以掩蓋二人心中割舍不下的俗世榮光。性情急躁的流火再也忍受不住眼前的沉悶,突然間開口說道:“殿下,咱們三人已經分別多年,如今故人相見,難道您就再也沒有什么話要說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