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冒姓

          如果把現代精鹽拿到這些士兵的面前,那自然會被他們視作“好東西”,可僅憑口說,就別怪這些“土包子們”無法“領會精神”了。

          至于杜甫的《登高》,自是高絕千古之作。可惜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詩體以四、五言為正,五言詩尤其大行于世,而七言則多是樂府歌謠之辭。雖偶有文士正經創作七言詩,卻如滄海一粟,無論質量與數量,都遠不能和五言詩相抗。

          可若是有通詩者在此,也說不定會想聽俊少年繼續背下去,但在場軍士都是糙漢,連其中識得不少字的執矛黑漢都聽不出詩中意蘊,更遑論他人了。

          什長指了指王揚:“把這個也抓起來。這個比較乖巧,隊主肯定喜歡。”

          兩名軍士大步走向王揚,伸出大手就向王揚手臂抓去!

          王揚臉色一變,退后一步,瞪圓雙眼,用盡全身力氣,大聲吼道:“我乃瑯琊王氏子,犯我者,族之!”

          王揚這一聲吼醞釀了許久,也做好了“不成功,則成仁”的準備。譬若野狼窮途,困獸猶斗,在絕境中迸發出難以想象的力量,是以聲如霹靂之音,氣似虎豹之吼,震得兩名軍士一愣。

          所謂“族之”就是滅族的意思,王揚的一句喊如同扔出了個炸彈,把眾人都炸蒙了。

          所有人看向王揚,一時間竟沒人說話。

          撒這個謊王揚是做過思量的。

          之前他通過音韻學判斷出所處時代為中古,剛才那人又說“北諜”如何如何,所以很可能處于南北對立的時代。而自已所處之位置,正是南國領土。

          雖然三國時代的東吳也屬于南北對立的情況,唐末五代也曾出現過南北對峙的格局,但從時間上來說,都不如南北朝時段來得長。所以從概率的角度,他把寶壓到了南北朝上。

          南北朝是士族門閥的時代,貴庶之隔極嚴,高門子弟呼風喚雨,凡庶賤民奔走如牛馬。如果能成功假冒士族,必能震懾軍士!

          可江南高門多矣,王謝袁蕭,顧陸朱張,能列出長長一大串來,到底選擇冒充哪一族呢?

          王揚認為,既然左右都是假冒,那不如就直接假冒江左第一高門——瑯琊王氏!

          他記得毛漢光在《兩晉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中曾統計過東晉南朝五品以上官員的出身,其中數量最多的便是瑯琊王氏!

          從東晉到南陳,士族之政治地位有起有落,但瑯琊王氏始終是當之無愧的一流高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