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變數
“......編簡誤,無確證,以文理揣之,此所謂‘理校之法’也。最高妙者是此法,最危險者亦是此法。或今人不解古人意,以不誤為誤,則糾紛愈甚!故我以為訓詁之誤,其害甚于編簡之誤也......”
王揚伸了個大大的懶腰,說道:“完了。”
劉昭停筆,看向王揚,瞪大眼睛:“完了?”
“是,完稿了。”王揚打著哈氣道。
“哪里就完稿了?!你還沒細說訓詁之誤,怎么就寫完了?!”
“此書是講《尚書》,又不是講訓詁學,再多寫于體例不合。”王揚搪塞道。
“什么體例不合!”劉昭有些激動,“行文至此,就該繼續論訓詁之誤!哪有說話一半的!”
“那您就再加一句:詳容另敘。”
劉昭:???
“訓詁之學博大繁雜,不能草率地附在《指瑕》之后。得另撰新書。”
王揚知道,想勸劉昭就得這樣勸。
劉昭聽后果然點頭:“有道理。”
見劉昭終于被安撫住了,王揚便要回屋睡覺,豈知劉昭換了新紙,說道:“那接著來吧。”
來什么啊!!!
王揚馬上解釋說訓詁學精粹深奧,要在漢儒之外,另出機抒,得用心鉆研琢磨,不能輕易下筆。
劉昭這才想起王揚只是個十八歲的少年,自已也太心急了一些。
再說就算是鴻儒碩學,也斷沒有隨口成書的道理。他說《尚書》說得這么順,這背后不知道是多少年的寒暑之功。哪還能再說什么訓詁學呢?
并且他極為贊同王揚這種謹慎的學問態度,便允許王揚隨意取閱他的藏書,至于《指瑕》書稿整理一事,都由自已全權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