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十面埋伏(中)
殺人不見血,這是要上史書啊!
多年公正行法的好名聲,就這么毀于一旦?
獄丞見長史如此,便不敢把另一個版本告訴他,其實還有一波人喊的是:“王柳不還,天理難安!長史謝罪,法理昭然!”
“長史大人!”
年輕法吏快步搶上,要去扶劉寅。劉寅一把推開他,指著王揚,臉上再無之前的平靜,而是青筋隱現:“你,你竟鼓動學亂!你罪大當誅!!!”
王揚笑了笑,淡聲道:“以我在荊州的學名,需要鼓動嗎?”
劉寅怵然一顫!
眾人盡皆震動!
此言乍聽,簡直狂妄至極!但仔細一想,居然很有道理!
從白虎道場論學,到王揚郡學開講,再到之前那如火如荼的大論戰,王揚在荊州學界的聲譽,已然達到了一個高峰!每逢他郡學開講,學中總是人滿為患,連窗外都擠滿了慕名而來的學子學者。書肆中流傳五六種如《王師尚書學筆錄》、《王之顏講學語錄拾萃》、《瑯琊王郎講席纂要》等書目。至于公私論學,也常引王揚所言為依據。
更別說陸歡和徐伯珍二老為了聽王揚講學,居然在江陵城里買了宅院!聽說陸歡本要對王揚執弟子禮,是王揚堅辭不受,這才作罷。但聽講之時,也是恭恭敬敬,正襟危坐。陸、徐二老乃經學大家,以他們如此地位,都折節相從,就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柳惔學名雖比王揚差了不少,但在學林中也素有聲譽。并且又是王館學祭酒,雖然王館學已取消官學之名,轉為私學,但學子留下不少。學問同道更多,否則豈能在論學之時請到三位宗師級別的都講?
這也就是今日才抓的王、柳,風聲傳得還不遠。若再拖幾日,等消息擴散開來,只怕其他各郡又有不知多少學子儒生要奔赴江陵聲援了!
此時又有獄卒來報,說學子們越聚越多,情緒激動,漸有沖擊獄門之勢!不少學子帶有家仆扈從,局勢一旦失控,僅憑現在獄卒,根本無法抵擋!
獄丞急得滿頭大汗:“長史大人,快拿個主意吧!只怕學子們一個按捺不住,則大禍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