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財需流汗得應找,心血育才寶自來
牛總管\"走了,枸杞花兒開的正白,這花兒的熱潮盡力洗去鄉親的無奈與悲痛,在田原里沒有他的影子了,只有他的二畝枸杞和幾畝玉米地里長著一簇簇淡綠的蒿草,這地也沒了主人,因為牛嬸讓牛讓接著前去省城,牛讓臨走時找到二壯哥說:\"哥,這地你來種吧!我們和您啥都不要,您看好地頭就好!\"說完,他的眼淚又來了,頭只是低,淚水灑在地上點點滴滴,真是天地有情淚痕留,有目與人凝聚愁。今日不見慈父面,滿懷傷感遍野由…
二壯哥緊緊地抓住牛讓的手,說:″你和牛嬸走吧!別忘了抽時間多回來轉轉,大伙想你們…″,這時,牛讓站了許久許久,才緩緩地走了…
今年村子里的枸杞大都換成了\"七號″新品種,這綠果都比老品種\"二號″的紅果都大,于是,面對如此的情景,大伙真是心花怒放。
銀鎖鎖今年種的是兩年的大苗,枝條上已經掛滿了果,一串串紅寶石被周圍翠綠包裹起來,這寶石足足有拇指大小,它們光彩油光閃亮,別致的圓滑溜的恰似迷人的貓眼,透露出晨昏間研磨出的風采,在人們眼前呈現,它真的告訴人們:″我們可以離開的綠海,到你們需要的地方…″。不信你用心聽,它們在風中歌唱,汗水的雕琢,歲月的洗禮,把人們一個個吸引著,用心去揣摸,用手去采摘,它們一個個在籃子里跳躍,一個個在床子上沉睡,夢醒時分,又要去遠方…
寶貝枸杞又紅了,銀鎖鎖家以前住過的回民開始\"安營扎寨\",二壯住過的回民也\"蠢蠢欲動\",他們問二壯:\"等娃放學了一起趕來?\",二壯連連回答:\"好!果子剛下來,過幾天過來有何不可!\"
鄉親們的枸杞地里的人多了起來,現在的新品種真的是\"大有大的好處\",一斤干果三十好幾,而它采摘起來速度快,而摘費又和老品種一個價,所以很誘人!
我的枸杞地里,成天充滿快樂的空氣,父親忙著帶回民在這頭摘果,姐也帶著兩個外甥幫忙采摘,母親在忙著幫我給枸杞打農藥,并且他們的腿上似乎有無窮的力量都要施出來,滿臉堆笑,興奮之余,還操心這操心那!且問笑臉因何事?原來快樂又增添,我的愛人又懷孕了,這可樂壞了父母,他們又要添孫,本來就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因為他們經過了\"計劃生育″,但是他們的觀念還是\"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你是兄弟一人,人手單真把人單怕了″,\"給彤彤再生一個幫背,多好啊!\"
他們看到我們的擔憂,可是他們又說:\"世一個羊有一把草\",岳父岳母一個電話又一個電話的說:″過去我們兄弟姐妹十個,也都不怕多,現在你們兩個再添一,是好事呀!農活忙不過來,有我們呢!″
姐妹們更是全力幫我們這,幫我們那,有時侯全家總動員,把\"一座山\"推倒,將″一條路″鏟平的勇氣都有。
巧珍姐也抽空趕來幫忙,給我們抬床子,鋪床子,趕上天陰,又急著幫我們在她家的烘干房里烘,這些活兒她跑著干,趕著干,從來沒有半點的不愿意,二壯哥一會兒地里,一會兒烘房,真的忙的\"焦頭爛額\",卻沒有一點怨言。
當然,說風涼話的也有,嘲笑挖苦的話我們也聽了不少,畢竟我那時38歲,愛人35歲,這樣的\"老得子″是村子里的\"稀奇″,難怪有的人背地里″嚼舌頭″,可是,我們還是″厚著臉皮″挺過來了,而且根本沒更多的在乎!
困難大家都頂著,連家里住著的五個回民摘工,他們好像和我們是一家人,在枸杞地里她們摘的是那么認真,做的又是那么的仔細,她們總是給我們找方便,一次,我因忙著給愛人去做\"孕檢\",沒人開三輪車,而她們和我兩個小外甥拉著架子車運回了一筐又一筐枸杞,這真令人激動不已,至今記憶猶新…
枸杞終于摘結束了,而恰恰在這一天,我愛人便順利產下一\"小子\",便是我的小兒子,我給他起名叫\"鐸鐸\",意味\"布政鈴\",希望他將來做一個響當當的鈴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其后,我雖然\"頂風冒雨″,雖然聽盡了\"閑言碎語\",但是,有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小\"鐸鐸\"更是令人特別欣慰…
母親因為有了小孫子,整天樂的合不攏嘴,她整天圍著彤彤,丹丹轉,還不時地盯著鐸鐸看,她因為有了這三個寶貝,干起活根本感覺不到累,父親更是\"大病痊愈″,精神抖擻,他想著讓孫兒們健康成長,努力成材,這是他后半生唯一的期望!
且說彤彤那年已經上了一年級,正趕上換了新校長,他姓鄭,名笛,他一來,首先提出響當當的\"優教\"活動,于是他對過去的學校制度,\"大刀闊斧\"地改,教師必須認真服從,于是,一股新的教學浪潮隨波而起,這里涌現出了一個個新能手,一個個弄潮兒,他們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從來不敢有半點馬虎
鄭校長提出:語文路要\"開″,數學的路要\"細\"
英語的路要\"熟\",體育的路要\"強\",思品的路要\"順\",科學的路要\"觀\",就這樣,他對全體師生做了詳細的說明,并要將他的理論付諸于\"教″與\"學\"中,教案是第一要素,老師必須拿出自己的所學,所能,從而\"精細″中游刃有余,課前,課堂,課后,認真布局,注重自己的每一個細節,認真從各科的\"準\"字出發,從而融會貫通,一通百通,這樣才能組織自己最理想的\"教案\",自己才去教,
讓學生去認真的學,從而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