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章 發(fā)布會進行

          這支沉寂兩千多年的地下軍團,仍保持著“擊鼓則進,鳴金則退”的臨戰(zhàn)狀態(tài),就連戰(zhàn)馬肌肉的紋理,都有一種蓄勢待發(fā)的感覺,仿佛下一秒就會揚起馬蹄,向前沖鋒。

          青銅鑄造的兵器,在城墻下面的街道幽暗環(huán)境中泛著冷光。

          戈、戟、鈹?shù)任淦鳎m歷經(jīng)千年掩埋,但是在刃部鉻鹽處理技術(shù)的幫助下,仍然極為鋒利。

          當周瑜的視角轉(zhuǎn)移到這些陶俑的面部時,每張面孔不僅是獨立的藝術(shù)孤本,更是與現(xiàn)代長安市周邊區(qū)域中原居民極為相似的面容。

          濃眉方頜的將軍俑雙唇緊抿,眉間川字紋刻滿沙場滄桑,但他的面容卻和賣夾饃的中年漢子極為相像。

          年輕的弩兵俑,其臉頰尚存稚氣,但緊咬的牙關(guān)和某位中原籍貫的運動員有著極為相似的神韻,就像這位運動員是這個弩兵俑“模特”的直系后代。

          當然,最令人動容的是一位讓周瑜目光停留許久,鬢角已經(jīng)斑白的老兵俑,對方眼尾褶皺里仿佛藏著“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愁苦。

          這種多維時空的交疊,更是讓不少人感慨:“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秦帶甲百余萬,車千乘,騎萬匹。老祖宗對軍陣的掌握,真是讓人沉迷。難怪我們的閱兵,也是那樣賞心悅目……”

          “新科集團的眼鏡投影已經(jīng)可以做到這個程度了嗎?簡直就是在看3D電影啊,而且還是還是能夠自己動的?”

          “握草?!這什么情況!?”

          在驚呼之中,有一尊騎兵俑的戰(zhàn)馬,突然揚起了前蹄,并且就在這一瞬間,這匹戰(zhàn)馬的鬃毛如同火焰燃燒一般,開始在虛擬硝煙中舞動起來。

          雖然沒有“全軍出擊”但是在動態(tài)表演下,這一群兵馬俑就像是徹底活了過來一般。

          周瑜的聲音,也在此時響起:“我第一次去文物保護實驗室的時候,看到微距鏡頭下的陶俑建模精細程度,都不止一次驚嘆,秦代陶俑制作工藝比我們現(xiàn)代工藝,也絲毫不差。

          每尊俑體都是由腳底至頭頂分段模制,并且耳廓、掌紋等部位,都有單獨的雕刻工藝,軍吏俑的鎧甲還擁有有可拆卸肩甲,其模塊化設(shè)計思想與咱們現(xiàn)代某些單兵裝備的設(shè)計理念幾乎是一致的。

          這些未被《史記》記載的姓名,最終以數(shù)千張不同的面孔,完成了對‘六王畢,四海一’的最壯麗的注釋。

          當然,這也只是新科S3眼鏡的一部分功能,虛擬建模、實時互動,更能夠鏈接天璣90系列掃描到的場景建模,進行咱們現(xiàn)在這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