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新聞背后

          “所以,接下來我們的目的也明確了,在今年陰歷結束之前,必須要完成新一代衛星信號接收芯片的開發!足夠小的同時,支持短信和簡短語音的發送!”

          李賢審早就已經在這個項目當中,聽到這個決定,還是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衛星信號接收器芯片,如果僅僅是定位信號,那完全可以做到能夠容納到手機當中,但是如果要支持短信和簡短語音的發送,就意味著信號天線和芯片功耗都需要增加!

          現在西方科技公司能夠做到衛星通訊的信號接收器,都是大哥大一般的大塊頭,根本就沒有能夠做到普通手機大小的公司。

          更何況是再極端縮小,成為手機內部一個小部件!

          這簡直就是,強人所難!

          但是想起這段時間衛星通訊項目部門的這些成果和解密的技術資料……李賢審只能硬著頭皮,說道:“我們會竭盡全力,突破技術難關!”

          “不僅要突破技術難關,還要經過這次磨煉,將隊伍鍛煉的足夠優秀,否則下一次再遇到重大困難技術項目,咱們公司最優秀的工程師團隊都無法解決,我們還能怎么辦?

          繼續去求高校和聯邦科學院嗎?我估計在那個程度的困難項目,高校和聯邦科學院也不會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

          打鐵還得自身硬才行。”

          聽到周瑜的循循教導,李賢審、田健恒等人都眼神嚴肅,點頭肯定。

          隨后,周瑜又說道:“這個月底,京兆市那邊還有一個重要會議召開,宣布成立咱們大夏聯邦的位置服務聯盟,咱們公司如果能夠在會議上拿出足夠多的強有力技術產品,或許能夠獲得更多聯盟重要位置。

          當然,能夠爭取到更高級的名額,這是一件好事。以我們目前對北斗導航的技術和商業貢獻,這個位置服務聯盟也不會給我們中等管理或者普通名額。”

          說實話,哪怕沒有這些官方主導建立的聯盟、協會,周瑜也會催促工程師團隊加快步伐。

          畢竟要搞太空要塞,如果一直保持這種技術突破的速度,恐怕還得四五十年的時間,他有這個戰略定力,但也希望能夠盡可能保質保量的加快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