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討論技術(4K)

          這是一個能夠爆發出性能野獸的技術方向,百公里加速兩秒,都并不是難題。

          而且6秒多的百公里加速,已經能夠滿足普通用戶的高速超車需求了。

          目前咱們的造車工藝和經驗還不夠多,我個人認為咱們還不能完美控制太過極端的加速度,這對消費者而言是極為不負責的。”

          其實,如果真的不考慮經驗和安全問題,周瑜真能夠拿出高功率電機,并且是四驅版本!

          一腳油門踩死,駕乘人員立刻就會感覺自己“飛”的太低。

          但那真的好嗎?

          現在工廠還處于初創磨合期,裝配工藝和技術邏輯都還在磨煉,車子出現一點問題都會被放大。

          而在兩秒,三秒,四秒的百公里加速面前,這種問題放大更會危及駕乘人員的生命安全。

          周瑜的這番言論,讓不少新來的工程師點頭,凝神思索。

          造車不是造賽車,百公里加速再牛,普通用戶的確用不到。

          隨后,眾人的討論更加深入。

          從技術到材料開發,從設計到汽車各電器的工作邏輯。

          周瑜也并非全都主動回答,而是讓眾人群策群力去解決。

          只有遇到一些眾人都討論錯方向,或者沒有討論出結果的時候,他才會出聲提點幾下。

          不過礙于自己的專業和履歷,周瑜并不會直截了當的講解技術,而是旁敲側擊啟發他人。

          “你們都是在討論針對車身垂直方向控制的研究,為什么不能夠在垂直的同時,加入其他方向的控制研究?

          我們又不是純粹的油車,電動化的新能源車就和設計智能手機一樣吧,車輛控制完全可以由機械控制向電信號控制轉變,并且這樣做,精度、效率還會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