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危機
在這種情況下,周瑜目光深沉的看著自己辦公桌上的技術路線方案文件。
這段時間,技術研發部門和設備部門的工程師們都在瘋狂啃書,求教同行。因為CRT顯示器與液晶顯示器根本就是兩種技術,所以他們需要學習的知識有很多。
而周瑜目前還未能造出最新一代的CRT電視機,所以腦海中的神秘晶體也沒能解鎖其他資料給他翻閱,這就導致田健恒這些工程師找自家董事長交流問題時,周瑜只能給出高屋建瓴的建議,然后讓他們去思索怎么攻克“細枝末節”。
偏偏這些細枝末節是最讓人百思不得解的難點,每一個都代表著影響因子極高的SCI論文。
要想解決這些問題,不僅要靠腦力,還要依靠設備與“靈光一現”。現在西蜀新科差設備、差人,靈光一現的董事長也只能給與大方向指引。
這讓田健恒等人每天是茶不思飯不想,吃飯的時候都在用米粒當顯像點排列組合。
而周瑜呢?
原本盯著眼前的辦公桌,飄遠的思緒突然辦公桌上的座機電話拉回來。
“是啊!晶體里面的CRT電視機也是作為一個內容呈現的載體,我一味的想辦法用現有的技術儲備和人力物力去沖擊那個高端電視機,完全可以將它的相關技術拆分出來。
每一個小技術的攻克,轉化成商品,然后再將這些攻克落實的技術集合到電視機上,不就可以實現營收和研發兩不誤么?”
從思維誤區走出來的周瑜,拿過文件開始分拆技術,并且根據前世的記憶設計新產品。
一個新產品的面世,需要硬件開發與軟件開發相匹配,同時還有符合這個產品的娛樂資源來讓產品發揮作用。
如同CRT電視機的沒落,除了硬件無法變得輕薄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支持CRT電視機播放的視頻資源沒有跟上清晰度。
西蜀新科CRT電視機正開始大賣,工廠高層卻已經在布局下一個公司利潤產品。
而與此同時,西蜀常虹集團的一間會議室內,氣氛凝滯。
作為曾經大夏聯邦唯一的機載火控雷達生產基地,常虹走上商業化道路之后,于上世紀72年,試制成功第一臺黑白電視機,并且在上世紀末,為了迎戰國外松下、索尼、韓星等電視機品牌,自主設計制造了大屏幕彩電生產線,拿出了當時大夏聯邦國產電視機性能最好、功能最全的超平29寸彩電“紅太陽一族”系列電視機。
在紅太陽系列電視機的加持下,“大夏聯邦最大彩電基地”、“大夏聯邦彩電大王”的桂冠自然花落常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