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相似的團隊
聽到這話,周瑜那叫一個感同身受,開口說道:“我們大夏新科也是啊,當初在轉移了市場業務,想著找到一個智能手機產業好好發展,或許能夠有些起色。
那段時間我們的工程師團隊,每天睡眠時間平均不足五小時,甚至有時候我都熬不過去,不小心睡著之后剛醒,就能夠看到之前與我一起工作的員工,雙眼布滿血絲的干著項目。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后來還是我強制了一部分消費餐標的折扣和打包。并且每天都盡可能讓工作人員們都睡到七個小時左右。
后來搞智能手機的各大功能部件的更新、優化方案與技術,也才知道什么事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一個字母寫錯了,都可能讓整個系統產生崩潰。所以后續又在實驗測驗、產品內部檢測這些項目增加了工程師團隊的投入,才勉強解決了這些小問題。”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劉燁風,也在一旁,突然感慨道:“其實北斗二號系統的‘原子鐘’也類似,原子鐘作為導航衛星的心臟,如果它有1秒誤差,就意味著衛星定位會偏離30萬公里。
沒有原子鐘不行,精度差了更不行,本來,我們團隊當中還有人想從歐洲引進相關產品,但是在談的差不多,快要交錢交貨的時候,被人橫生枝節,再也無法從歐洲,用高于市場價的價格購買原子鐘。
為了不受制于人,為了加快原子鐘的研制進度,團隊一下成立了三支隊伍,同時開展研發。通過大量的分析和計算,無數的試驗分析和驗證,其終于在七年前完成了原子鐘的自研自產任務。
外國有很多專家學者,都在驚嘆大夏科研的神奇速度,但我們北斗人心里都清楚,這種快速自研的能力,都是我們靠著一口氣,硬撐下來的。”
隨著與北斗團隊的深入交流,周瑜了解到的情報更多了許多。
解決了原子鐘這個核心難題后,一顆剛剛打上天的北斗衛星突然“失聯”,地面指揮室不僅既收不到衛星的所有電信信號,也無法對衛星進行操控
最后還是硬著頭,用窮舉法去一個頻率一個頻段的實驗,只要找不到衛星的定位系統,就一直找下去。
第17天,地面觀測站才再次捕獲了衛星信號,經過地面人員的調控,33天后,這顆“失聯”的衛星,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稍后你們團隊還要參加一個保密課程,請一定要認真聽講,并且適應保密制度下的工作和交流。”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劉燁風對大夏新科的這群年輕工程師,有著不弱的好感度,所以一直都在強調保密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