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行業

          “重點開發高效內燃機和混合動力汽車,高壓變頻調速、稀土永磁無鐵芯電機等電機節能技術,能源優化技術等項目。

          除此之外,我們比雅荻集團還要對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重金屬污染防治、有毒有害污染物防控、減震降噪設備、環境監測儀器設備的開發和產業化進行布局。

          我們的工廠,毫無疑問是高耗能、高污染工廠。

          此前,咱們也只是被動配合進行環保,研究減少污染。

          但是現在,我們必須要主動進行研究,主動推進高分子環保材料及組件的研發、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技術提高產業整體技術裝備水平……”

          這次由這些曾經的頂級企業聯合引發的技術保護危機,在大夏聯邦本土企業的有志之士看來,完全就是屬于他們的天大機遇。

          大夏聯邦官方發出來的這份文件,就如同是在對這些企業負責人說:“趕緊整備資源,沖刺高端產業,優化中低端產業吧。

          我給你們保底,最差也有補貼和減稅。實在缺錢缺人缺項目,就直接按照方案里面的項目,一個一個選就行。”

          這份公告,如果給普通人看,只會覺得長篇大論,沒有一個落到實際點子,看著就想讓人睡覺。

          但是在行業內部,那些大局觀較強的精英們看來,就相當于是“任務手冊”,淺顯易懂。

          (參考自十幾年前的一份文件,沒想到吧,當時就已經點出了混合動力、新能源的地位)

          危機與機遇并存,有眼光有頭腦的同時,還需要有能夠參與進入這些項目的實力。

          也就是這些企業要么有這方面的業務,可以擴大發展。要么就是“頗有家資”,在此時選擇好項目,果斷出擊。

          這一番動靜,把比雅荻、晶東方、吉力這些企業,給驚訝得“合不攏嘴”。

          但是在大夏新科高管層內部,卻有些“平平無奇”。

          因為在趙朝陽、張忠夏、李賢審、田健恒等人看來,方案文件上面的這些內容,就是他們平常的工作罷了。

          做得好,被夸的次數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