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技術方向
彭教授剛剛講述實驗項目推進節點的時候,大家應該也都有發現,設備、材料、人才,這三方資源對該項目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同理,我也要向大家宣布一件事,我打算將咱們新科集團負責工業軟件項目的精英工程師,邀請一部分到咱們碳基芯片項目,讓他們和咱們一起開發尖端碳基芯片的專用設計工具我!
基于碳納米管的無摻雜技術已經不存在原理上不可克服的障礙,一個可規模生產的工業化技術或許需要我們有更加大膽的想法?!?br/>
在眾位科學家、領域教授的思索目光中,周瑜打開了一份新的文件夾。
接著,他一臉微笑道:“其實在咱們碳基項目還未成立之前,咱們就有想過碳基芯片這個項目該如何推進,畢竟就算是當時的業界頂級企業因特爾、IBM、德州儀器等公司也在這個項目上投入了大量資源,但仍無法研制出性能超越同規格硅基晶體管的碳納米管晶體管。
在我們傳統的硅基半導體項目,制備硅基半導體晶體管是對半導體材料進行摻雜,通過摻入傳統半導體材料的雜質來控制半導體材料的電學性能,但是,之前大家的實驗成果也顯示,使用傳統摻雜工藝,其實對碳納米管并不適用。
碳納米管足夠穩定,它擁有的C-C鍵的結合,既是優點,也導致無法輕易進行可控摻雜工作,并且,如果強行摻雜的話,也會破壞碳納米管的內部結構,使其失去材料自身穩定優勢的同時,還會增加晶體管的功耗,徹底失去競爭力。
在這個行業老大難的技術問題面前,因特爾、德州儀器等公司在燒了一大筆資金之后,因為要讓財報可以通過股民和股東的評判,所以都選擇及時止損,紛紛放棄了對碳管晶體管的研制,數年之前,IBM公司也因為沒有足夠資金,停下了研發。
除了我們新科半導體之外,其他一線半導體廠商都在這個技術領域狠狠絆了一跤。
在我看來,碳納米管既然如此優秀,既然都決定了要花費大量資源推進這個項目,那我們為什么還要摳摳搜搜的?
傳統摻雜工藝就是不適合碳基芯片,那我們索性直接放棄!
彭德行教授可以帶領團隊研發新晶體管,為什么我們不能夠自研一整套高性能碳納米管CMOS電路的無摻雜制備方法?
華夏信息科技發展的一座新里程碑正在我們面前,各位同伴,往日的那些傳統技術,就讓我們徹底忘記吧,現在我們要做的是開拓一條新路子!
當然,這里也有幾條我設計的小方案,大家可以隨意批評?!?br/>
說完這話,周瑜直接將自己整理之前學有所成的成果和一部分似是而非的方案放在了一起。
果然,很快就被一眾科學家圍觀。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要用碳基芯片替代目前的硅基芯片,要想應用在大型計算機、數據中心、手機等主流電子設備上,晶體管就要足夠穩定,并且要能夠控制功耗,第一個方案和第八個方案,明顯在穩定性方面有問題,不過也不是不能做,等等,我們需要設計,重新制造出來,實驗才能出結果!”
“第四個方案和我們團隊的構想比較相似,都不需要制造了,這種回路較多,穩定性和良品率堪憂,做不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