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透露

          楊剛省作為第一個舉手的項目主管,卻是問了一個并不算技術問題的問題。

          中年人看著坐在主位的青年董事長,開口說道:“碳基芯片目前的技術研發方向主要依靠化學合成方法直接構建碳納米結構,在特定的基板上直接生長出圖案化的碳納米管和石墨烯結構,看來并不需要使用光刻膠。

          所以我們的團隊工程師的更多精力用在了量子芯片項目,目前的光刻技術方向是在芯片表面上制造微小諧振腔、微型波導和量子點等精密結構,我們光刻膠團隊和其他項目團隊成員,現在正思索著利用AI技術進行配方升級,同時研發更好的工業機器人,幫助我們進行遠程精密操作,但難度很大。

          受限于技術權限,我想問集團在這方面有沒有可以提供的幫助?!?br/>
          楊剛省這個問題一提出來,其他幾個項目主管也都立馬將目光投向周瑜。

          之前集團聯合各大高校、研究機構,將海量資源投入到半導體產業的時候,已經對工業機器人、半導體領域工業軟件進行了一次質的提升,并且這些年來一直都保持著高額資源投入,每年招收的半導體領域工程師也不在少數,但是……

          當初進步的速度太快了,現在陡然這么緩下來,哪怕在外界看來新科半導體從10納米進步到4納米,只花了數年時間,堪稱神跡,但……

          大家都想著能再快點就好。

          周瑜在聽到這個問題之后,眼眸看向楊剛省,隨后又看向其他幾位主管,最后點了點頭,說道:“芯片是智能電子產品的大腦,對于工業機器人和其他服務型機器人而言,芯片同樣是最不可或缺的核心組件,它性能直接決定了機器人的整體表現。

          集團內部已經在研發工業機器人、服務類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包括其運行速度、數據處理能力、自我學習能力等關鍵指標都已經有不錯的成果。

          負責驅動電機、控制電源等關鍵部件也已經有新升級,但是目前還需要高性能服務器、碳基芯片、高性能電機的落地量產,才能有下一步進階。

          你們現在需要突破的是零到一,只有成果出來了,其他硬件設備才能夠跟上發展節奏,否則將大量資源浪費在過渡產品上,反而是暴殄天物。”

          看到楊剛省等人的眼神有些變化,周瑜卻是話音一轉,說道:“當然,在完成了核心技術突破之后,機器人團隊肯定會先滿足技術研發、高精尖制造生產,后續還需要你們的數據支持,所以你們大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