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羨慕嫉妒……

          “雖然我們的第一次航天實驗,是不載人,也不載動物,但我們需要在預算標準的基礎上,做出足夠多的成績,總部劃分的預算足夠,所以為什么不能將密封艙體的標準,提升到載人需求?又不是做不了,時間還夠,成熟方案也有可以借鑒的……”

          “生命保障系統、應急逃生裝置,還有咱們飛船返回艙的防熱大底、隔熱層,都需要按照咱們聯邦航天集團的標準去做……”

          衛星強調輕量化和長壽命設計,航天飛船則是側重載人載物在地外軌道和太空航行任務的安全與速度。

          有部分新加入新科集團航天部門的工程師,在最開始的時候還認為自己要和項目團隊一起從基礎慢慢攀登,一步步走到全球先進水平。

          甚至有些人都已經做好了要在幾年內盡快學習集團購買的其他企業供應設備和技術的準備,以等待后續升級。

          只不過他們都沒有想到,新科集團的產業鏈之豐富,技術之頂級,在很多項目上甚至都不需要去購買行業內其他優秀企業的設備,就可以實現獨立自主,研發制造。

          并且研究制造出來的設備,各項性能參數、耐久程度,都非常優秀,

          特別是那些采用碳基芯片和新材料,研發制造出來的設備,在實驗室階段,就已經能夠表現出行業頂級水平。

          這也讓很多參與相關設備、材料研發的青年工程師、博士生、研究生們,從驚訝,很快變成驚駭,然后再緩緩接受這一切。

          新科集團不是國內那些企業,根本就不給他們“吃苦耐勞、從基礎學起”的機會!

          一個航天飛船的各類核心設備,在各項目部門的技術庫里面拾到拾到,就能夠湊個大概齊全。

          這種特殊情況,甚至讓不少新加入新科航天部門的人,打心眼里認為自家公司的確如同傳說那樣,是聯邦官方隱藏支持的特殊企業。

          當他們一有這個想法之后,他們發現很多驚奇的事情,完全可以得到解釋。

          能夠領導各高校的高級實驗室、機構一起做項目、海量技術儲備、包括昌西市在內的各地方支持……

          民營企業當然做不到,但是有聯邦官方在的話,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甚至有工程師都在給新科集團加戲,認為官方這樣做,也是為了能夠多方向發展,探索更多發展可能性。

          想到這一層之后,這些人瞬間就感覺心中僅剩的枷鎖盡數去除,剎那間,頓覺天地寬闊。

          食堂的飯菜更香,實驗室的設備用起來更加快速,就連主管那“馬臉”都是龍馬精神,肩負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