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醉吟江山 > 第78章 考教一番

      第78章 考教一番

          韓云鵬正在搖頭晃腦,見狀識趣退出去了,別看他平時紈绔一些,但是,人并不傻,甚至還有幾分小聰明,懂得察言觀色。

          蘇宸把脈過后,微笑著說:“韓老,您的身體恢復(fù)的不錯,心律和脈搏都趨于正常,血壓也下來一些,只要不熬夜,半個月不飲酒,就沒事了,以后一旦心窩口出現(xiàn)胸悶氣短,頭暈?zāi)垦#秃∫活w保心丹,可撐過發(fā)病時的病癥。”

          韓熙載點點頭,聽到?jīng)]有大事,也寬心不少。

          “蘇公子,平時你都看些什么書啊?”

          蘇宸想了想,《論語》《春秋》《禮記》《說文》《駢賦》《漢書》……這些平時基本都不看。

          他回來也不是為考狀元來的,對古代科舉內(nèi)容也抱有一些偏見,沒有多大興致,再說,現(xiàn)在他從頭學(xué)起也晚了,還是以賺錢為主吧,做不做官無所謂。

          以后能夠做到家有萬貫錢財,妻妾花容月貌,在一起和諧美滿生活,便是他此生向往了。

          什么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什么縱橫捭闔,朝廷風(fēng)云詭譎這些,他也沒有大興趣,打打殺殺,斗來斗去,何必呢!

          “除了看看醫(yī)書,寫寫話本,背背詩詞,其它書籍并不感興趣。”蘇宸說道。

          韓熙載思忖一下,有意考教,探探他才學(xué)深淺,說道:“不如,由老夫說一些文章句子,你來說出作者出處如何?”

          “還是不要了吧……”蘇宸表情有些不自然,這種考教有點困難,他雖然讀研期間是中文系,但本科他是臨床醫(yī)學(xué),專業(yè)不精,更非從小就熟背古文,怎么可能把諸子百家,魏晉隋唐的文章都記住句子……臣妾做不到啊!

          韓熙載搖頭笑道:“以文會友,何其雅致,來,聽我這一句:自性達(dá)物曰城,自學(xué)達(dá)城則明。文武周公,自性而成者也,無其性不可而及矣。顏子游夏,得誠自明者也……”

          這段句子出自唐代文學(xué)家歐陽詹的《自明誠論》,他強調(diào)有了“誠”的重要性,有了誠就可以修身齊家治國了。在安史之亂后,中唐開始社會思潮由強調(diào)忠孝轉(zhuǎn)為了注重誠明,由此開啟關(guān)注心性的問題;算是儒學(xué)在中唐之后比較重要的論著。

          只可惜,這篇文章不算是辭藻華麗的千古名篇,并沒有收入現(xiàn)代課本里,蘇宸沒有聽過啊。

          此時的蘇宸,一臉懵逼,苦笑搖頭,不知文章和作者出處。

          韓熙載見他不知,安慰道:“無妨,可能這篇有點偏了,牽扯到儒家思潮之變化,內(nèi)容枯澀一些,老夫再說一段通俗易懂的:文章本于教化,形于治亂,系于國風(fēng)。故在君子之心為志,形君子之言為文,論君子之道為教。《易》云‘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君子之文也。這一段應(yīng)該聽過吧?”

          這一篇是柳冕所做《與徐給事論文書》,收于《全唐文》,文章的大意不難理解,在中唐時期,韓愈、柳宗元推行文學(xué)革新,提倡古文運動,在文學(xué)思想和文學(xué)創(chuàng)作結(jié)合方面有所推新,反對六朝以來駢儷之詞,認(rèn)為文章不應(yīng)該只是辭藻形式的堆砌,其中以柳冕的這篇文論,解析的最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