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趙官家雷霆大怒
大宋,汴京城皇宮的正殿內,氣氛緊張而肅穆。
趙匡胤,這位英明果斷的皇帝,坐在龍椅上,臉色鐵青。他手中緊握著一封緊急情報,那是關于江南局勢的最新消息。趙匡胤的眉頭緊鎖,眼中閃爍著憤怒的火光。
他猛地拍案而起,聲音如雷霆般震耳欲聾:“豈有此理,楊吳余孽,竟敢吞吳越,連南唐,重新建國,毀我戰略,其心可誅!”他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充滿了威嚴和憤怒。
文武大臣們紛紛議論紛紛,他們早已提前聽到了風聲,知道江南局勢的嚴重性。
此刻,他們議論的聲音在大殿中此起彼伏,有的憂心忡忡,有的憤怒不已,有的則沉默不語。
趙匡胤的怒火并未因此而平息,他繼續說道:“江南乃我大宋之根本,豈能容他人染指!”他的話語充滿了決心和霸氣,仿佛要將江南的逆賊一網打盡。
同平章事、樞密副使沈義倫站出身來,面對著趙匡胤和眾位文武大臣,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官家,如今形勢嚴峻,我們必須立即調派大軍,增援曹彬將軍,對新生的吳國進行打壓。我們必須趁其立國未穩,一舉將其消滅,否則一旦讓它站穩腳跟,后果不堪設想。”
沈義倫的話語在大殿中回蕩,每一個字都充滿了緊迫感和危機感。他的話語讓趙匡胤深以為然,他點頭表示贊同,認為沈義倫的分析和建議十分有道理。
接著,武將們也紛紛站出來表態。劉慶義、劉守忠、韓重赟、郭守文、劉廷讓等人,都是身經百戰的將領,他們紛紛表示愿意帶兵出征,為平定江南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們的聲音堅定而充滿決心,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的場景。
趙匡胤看著這些忠誠的武將們,心中充滿了欣慰和豪情。他知道,自己有著這樣一群忠誠的將士,是大宋的幸事,也是自己的幸事。
趙匡胤看到群將義憤填膺,微微點頭,覺得士氣可用,說道:“朕決定御駕親征,到長江北岸,指揮大軍,消滅吳國,統一南方,讓這些逆賊知道我大宋的厲害!!”
這時候,趙普緩緩走出班列,語氣溫和卻堅定,猶如一股清流在洶涌的江水中靜靜流淌。
“官家,此時不宜輕舉妄動。”趙普的話打破了殿內的緊張氣氛,“吳國新立,兵強馬壯,又吸收了南唐與吳越的殘余兵力,其實力不容小覷。傳聞他們擁兵二十萬,且沿江布防,可見其決心和準備。我們若要發起渡江作戰,非二三十萬大軍不可。”
他頓了一頓,目光掃過大殿中的文武大臣,繼續說道:“再者,前線戰敗,十萬禁軍精銳損失慘重,如今僅有兩三萬退守荊南。我們已元氣大傷,此時再與吳國硬拼,實非明智之舉。兩敗俱傷之下,恐北漢、遼國將坐收漁翁之利。”
趙普站出來阻止,他的話讓原本熱血沸騰的大殿陷入了短暫的沉寂。
趙匡胤緊鎖眉頭,怒氣未消,他盯著趙普,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難道就這樣算了?難道要讓吳國公然挑釁我大宋的威嚴,而無動于衷?這口氣,我宋人如何能咽下?”
趙普深吸一口氣,他知道趙匡胤的憤怒和不甘,但他更清楚當前的局勢和國家的利益。他平靜地回應道:“官家,憤怒和沖動不能解決問題。我們應該冷靜分析,智取吳國。首先,我們需要大量搜集吳國的情報,了解他們的主將、謀士、官員等情況,然后針對性地制定策略。或許可以通過外交手段,或許可以離間其內部關系,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他的聲音穩定而有力,大殿中的氣氛漸漸緩和下來,文武大臣們也開始認真思考趙普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