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斯波爾斯特拉的話,會議室里幾名助教頓時面面相覷,緊接著又紛紛點頭。
的確是這樣,在總決賽開打之前,熱火隊便針對性研究了黃駒的進攻特點和投籃熱區。
結果驚奇的發現,從黃駒在常規賽的圣誕大戰上橫空出世以來,到如今打到總決賽,他合計出戰的60多場比賽中,一共命中了超過400個三分球,100多個空切上籃和扣籃,300多次罰球,
然而在這龐大的得分樣本中,卻僅僅只有4次中距離出手,命中1球……
聯盟中不乏像黃駒這樣3D標簽鮮明的球員,以投三分球為主,很少兩分出手,但這更多是因為球隊在戰術上的傾斜,而并非是這些球員投不了中距離,即便不擅長,也絕對不至于在大空位的情況下兩分不中。
更何況就算不擅長中距離投籃,又因為戰術安排要拉開球隊空間,這些三分射手們往往在兩三場比賽下來,根據防守的針對性變化,也至少會有一兩次的中距離跳投或者半截籃出手。
在NBA的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一名三分射手,像黃駒這樣絕對的依賴外線三分和空切籃下,三分球和籃下的得分與中投的比例,達到了奇葩的幾百比一……
畢竟距離籃筐越近投籃命中率越高,在籃球發展的這么多年來,早已成為球員和球迷們的思維定式,就仿佛1+1等于2一樣自然。
在06年這個時間節點上,正如3D這個名詞還沒有被提出,莫狗的魔球理論同樣是個陌生的東西。
所以即便鮮明數據和奇葩的龐大樣本擺在面前,熱火隊的教練組成員,包括之前太陽在西部季后賽的幾個對手,國王馬刺和小牛的教練組,
依然想當然的認為,黃駒的中投或許沒有三分球準,但也絕對達不到可以放他去投的地步。
因為大家一致的印象都是黃駒這家伙三分球太準了,投籃太準了,又怎么可能會在戰術上專門強調放他的中距離投籃呢?
然而身為學院派精英的斯波爾斯特拉,不僅從帕特·萊利的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也堅持著自己對數據模型的分析和執迷。
短暫的沉默之后,坐在一旁的帕特·萊利手摸著下巴目光深邃,朝著斯波爾斯特拉點了點頭表示肯定:
“繼續說下去!”
斯波助教用馬克筆在小黑板上圈起了三個圈,分別是三分線外兩側和弧頂位置:
“我認為在接下來的比賽里,我們的防守球員在主防黃的時候,應該有意識的在這三個區域傾斜精力,而不是漫無目的的追著黃去跑來跑去,這樣不僅消耗體能,效果也非常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