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開香檳

          尹照棠說完,又沉吟著道:“另外,還有一點很重要,辣姜一次性印十萬冊雜志,要一口吃下咸濕雜志的市場,野心很大。為此,特意去找報業分發協會幫忙,將十萬冊雜志分銷到全港,手筆不小。”

          “但分發協會那群理事們,其實就是渠道商啦,過一手就得吃一口。據我收到的消息,辣姜一本雜志出廠價兩塊五,比我還貴兩毛,經過報業分發協會的派單,分發給報佬們成本價是四塊三。”

          “辣姜至少賺一塊五,剩下三毛是協會的,可四塊三的價格沒有回尾,報佬們賣一本只賺七毛。如果過期,只得自己減價處理,估算起來利潤還不到五毛,頂多四毛,比我們雜志要差一些。”

          “而且,我們雜志成本低,開的起有回尾制,報佬們賣不完雜志,可以放心退給我們。”

          “在保障報佬們收益的前提下,兩本新雜志同時上市,報佬們自然要先推有回尾,利潤高的試試水。”

          “只有我們的雜志不行了,報佬們才會推辣姜的......”

          還有,91雜志社由于量小,是一單單推銷到報佬們手上的。

          雖然,沒有鋪滿全港,但是售賣91雜志的每個報佬們,手上有的《91男子漢》會比《大波浪》多。

          因為有先前免費雜志的合作基礎在,每個報佬手上至少有十本《91男子漢》,而經過分發協會層層分發的《大波浪》。

          雖然,鋪滿全港,但平均每個報佬手上只有兩三本。

          這樣凡是跟91雜志社合作的報佬都會先力推《91男子漢》,很快賣到脫銷,形成風潮。

          缺點是有大量空白市場會被《大波浪》吃到,如果不能迅速填上市場,《大波浪》倒也能生存下去。

          “阿樂,打個電話跟冼老板講,首期雜志一天至少得加印一萬冊出來。同時,還要留出第二期十五萬冊的產能。”

          “印多少,當天結賬,不夠物料,趕緊去買,不夠人手,機器,可以轉包,但質量不能出差錯。”尹照棠道。

          阿樂大包大攬的答應:“OK,棠哥,交給我啦,保證辦好!”

          和誠大廈。

          辣姜裝模作樣在柜子里取出一瓶香檳,上邊還貼著百佳超級市場七折的優惠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