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嘉靖承明 > 第497章 處置劉大夏九族,設官辦圖書館!

      第497章 處置劉大夏九族,設官辦圖書館!

          阮氏和莫氏勢力各自控制著安南的一部分領土。

          這使得現在的安南無法形成合力。

          大明自然可以借此良機再次統一安南。

          歷史上,在永樂朝,大明統一過安南,而設交趾布政司,但到宣德朝,楊士奇、楊榮等大臣為迎合宣宗的全面收縮戰略,趁機進言,棄置交趾,宣宗便決計罷兵,詔尚在安南的王通等人率軍八萬余人北返,撤銷交趾布政使司。

          不過,朱厚熜知道,歷史上的宣宗直接棄置交趾,而改封安南國,給大明帶來的負面影響遠大于積極意義。

          因為后面所發生的史實證明,這一行為會給大明造成了長期甚至是致命的影響。

          首先是沉重打擊了大明在西南地區和西洋地區的國際聲望,動搖了明朝的宗主國地位。

          所以,西南土司后面叛亂不斷,更是肆無忌憚的擄掠漢人為奴,乃至各自私斗、不理會朝廷政令的行為更是屢見不鮮。

          然后西洋也從此無力管束。

          再有就是宣宗棄置交趾,所希冀帶來的和平也沒有出現。

          史載,棄置交趾后,“安南從此擾邊不絕”。

          到后面,黎氏政權更是二十年不貢。

          正所謂蠻夷“畏威而不懷德”,宣德和他的執政大臣們以為棄置交趾可以換來和平、節省國帑,反而讓人家因此輕視大明,給西南沿邊民眾帶來更大的災難,給國家西南疆域帶來更重的隱患,直接促成大明后面為平定各類土司叛亂和應對安南的滋擾,而費更多的軍餉。

          可以說……

          宣德和他的執政大臣們名為不好大喜功、只肯施愛民之仁政,但實際上是寧肯在軍事上進行戰略收縮,也不愿意進行更深度的改革。

          既沒有嚴格執行洪武規定的十年一清丈的檢地工作,也沒有解決軍戶當時大量逃亡的真正問題,更沒有開辟海貿收入乃至邊貿收入。

          至于內部吏治的肅清,更是也談不上什么建樹,反而只是一味用犧牲軍事實力的方式來縮減財政開支、以達到減輕百姓負擔的目的。

          朱厚熜也知道,這個時代的統治階層中許多所謂的正直骨鯁之臣,只肯以犧牲國朝軍事實力、節省財帑支出的方式來達到減輕百姓負擔的目的,對開辟新財源和軍事上的振作十分抵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