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經濟效應,全市走高
同時,身為港口城市的港島,得益于內地發展,碼頭,差旅,酒店等業務又會獲得增長。
贏上加贏。
不漲才是見鬼了。
尹照棠收下報告,點起一支雪茄,美滋滋的坐在椅子上,把目光投向正在施工的交易廣場大廈。當初重金收購的置地,馬上就要來一個大翻身了。
“新東家,新氣象,奧運,真是一份好禮啊。”
這次的牛市至少可以持續到97年。因為以港島本土華人商業的能力,足夠維持金融界正常運轉,并且在97年前,新東家的外匯儲備,gdp也在高速增長。
有新東家保駕護航,港島肯定不懼風浪。
只不過,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影響力巨大,直接榨干“四小虎”的發展潛力。四小龍的日子也不好過,能保證不崩盤就行,短期震蕩,絕對是要承受的。
而與金融業上的普漲浮盈相比,一周后,左手遞來的飛馬球鞋外貿報告,更叫尹照棠喜上眉梢。跟賬目上浮盈浮虧的數字相比,能養活更多工人,拿下更多市場的實業訂單,才是忠義集團的根基。
美國,歐洲,英國合計有二十多家服裝品牌,在咨詢飛馬波鞋的出口意向。
有的是想申請為飛馬波鞋的地區代理,有的是想跟飛馬波鞋談代工生產。
在世界各國樹滿貿易壁壘的年代,某個品牌想要開拓海外市場是十分艱難的。例如耐克在中華區市場,便是分包給“博韜”,勝道兩家。
飛馬在國內靠著政府關系,可以全面鋪開,大嘴吃下。但海外市場,沒有大樹遮陰,分包給外國代理商是最明智的選擇。
品牌代工費?
當然也要掙啦。
如果他只有新界作為勞工基地,考慮到后續工廠擴建,訂單增加,收緊人手,拒絕代工是合理的。但有內地幾億勞動力撐腰,除自主品牌的生產外,產業代工也是要干的。
不僅是就業,不僅是盈利。
一個兩萬人的大工廠,同一萬人大工廠相比,在原材料采購,還有人才培養諸多方面,都會形成龐大的規模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