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地產界大地震
“熟悉的”
眾人紛紛回答,都不是專職銷售人員,都是身兼多職的職員。
慢起來,管理層都要充當銷售人員。
其實,每個要銷售的樓盤,在積木上都有‘標注’,隸屬多少‘弄’。
隨后。
陳光良來到擺放‘樓書’的地方,拿起樓書檢查起來。
第一批要出售的洋房,總計是122幢樓,基本就是從王憲成和王俊成手中購買的地皮,一共是40畝土地出頭,分成5幅地皮。
所以‘樓書’上面是有五個‘地盤(弄堂)’,可有顧客自行選擇購入那個弄堂,幾號房,幾層,先到想得!
在定價方面,也非常清楚:
西段的樓盤:二層4699元、假三層5099元、三層為5599元(所有交易稅自理)。
中段的樓盤:二層5099元、假三層5599元、三層為5999元(所有交易稅自理)。
為什么要特別交代——交易稅費自理?
很簡單,滬市房屋交易稅是非常貴的,也是種類繁多,總體大概是總價的20%吧,是一次性交清即可,不需要年年納稅。
至于收租,則需要年年納稅!
“首付三成,一層樓相當于首付款在1500~2000左右,而后每期需要繳納一百多的分期付款,共二十四期。”
郭德明在一旁說道:“以最便宜的西段二層為例,租金已經漲到50大洋,頂手費600大洋,其實購房更劃算。而且產權是自己的,相當于一筆固定資產,誘惑力大增!我和元臺都打算購買一層自住!”
原來的‘代建模式’,雖然相當于‘白住’,但二十年后得到的資金,還是本金。
但‘房屋自有’興致不一樣了,買下后的租金他會漲(自住也要算租金),二十年后房屋的價值還有可能升值(大家都會這樣想),房契在手就相當于一筆錢,而且還是非常穩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