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從上海灘崛起的百年豪門 > 第172章 準備建婚房

      第172章 準備建婚房

          “好”

          陳光良現在是唱衰世界經濟,全上海,甚至國內很多城市的人都知道。

          這種言論自然是很有市場,所以導致國內進口黃金的加速,這對經濟說不定是一件好事。

          當然此時的華夏外匯并不多,但用白銀兌黃金卻是非常正常的,這個年代白銀也是貴金屬,不像后世那樣的廉價。

          開完《資本》的會議后,陳光良和洪雁賓、黃春蓀來到辦公室相談。

          如今,《東方日報》銷量突破90000,每月盈利在1萬大洋左右,堪稱很賺錢的報紙。

          而《申報》的銷量雖然有13萬(報紙市場在變好),但是賺錢的能力,也只是這個程度。主要是《申報》是知識分子的主要讀者,吸金能力率稍微低一點。

          與此同時,‘東方日報大廈’也開始動工,預計兩年時間竣工,并投入使用。

          東方日報大廈高七層,建筑面積為6500平方米,總投資28萬大洋(含地皮)。

          投資那么多,又是建總部寫字樓,又是創刊《資本》半月刊,顯然資金主要是來自貸款(8厘的利息)。

          “黃經理,麻煩最近一段時間,暫時不要刊登關于美國經濟蕭條的新聞,畢竟登太多,搞得我是為了炒標金一樣!”

          “好,我等會和編輯部溝通一下。”

          洪雁賓和黃春蓀在里肯定在說,你不就是為了炒標金,搞出一個‘美國沖向地獄’的新聞么。

          當然,這篇文章發表后,《東方日報》受到的關注度也變大,銷量也順勢上漲一些。

          所以接下來報社‘投其所好’,又組織了大量關于美股‘股災’、‘經濟蕭條’的新聞撰寫,基本上都是很陳光良的言論一致。期間,自然也是表面看漲黃金和美匯登言論,著實吸睛無數。

          隨后,大家又聊了一些報社的事情,才各自離開。

          目前東方報社已經形成‘三人管理’,其中陳光良是‘靈魂人物’,黃春蓀是‘執行人’,洪雁賓是‘機動輔助’。接下來,才是《東方日報》、《資本》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