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航運崛起
估計是質量不好的紗包,在期貨市場就有這樣的情況,一些質量不好的紗包充斥其中,但這些紗包最終交付后會有所折價,同時要運往內陸或北方使用。
“行啊,我們的船都是新船,不僅噸位大、行駛穩、速度快;而且運費還比洋船船低10%,像你們也是要考慮成本是不是?”
“對的,就是這運費還能不能降點?”
陳光良笑道:“再降,那就是擾亂市場行規了,我們一個新手這樣搞,會被針對的。”
現在的定價,是由華洋航業公會的指導價格,便宜10%也是在華商允許范圍內。
這一次的兩條航線,陳光良是主打一個‘空白’,沒有華商的空白,所以并不打算——打價格戰。
“好吧,那我們這次就交給你們運輸,看看你們時間準不準,若是合作的好,下次繼續交給你們運輸?!?br/>
“放心吧,我們的船,比洋人的船的好,我們的海員素質,也不輸給洋人的船?!?br/>
應付完客商后,陳光良對趙鐵毅說道:“從成立的那一天起,我說就要將航運和海關經驗豐富的人才,放在各分局、倉棧、船只上,目的就是不要像招商局那種組織架構臃腫、買辦橫行。這一點,你要牢記,時刻盯住分局、倉棧、船只,不要讓這些地方腐?。 ?br/>
“明白”
分局,是指在各港口的辦事處;
倉棧,是指碼頭的租賃倉庫;
船只,除了洋人高級海員外,還設置了華人船長,主要管理船上的秩序。
這三個地方,是最關鍵的地方,只要做得好,那基本就是沒有大問題。
最后,陳光良補充了一句:“按理來說,原來的南北、南南的沿海航線并不算疏通,市場有很大的余地(業務很多),我們這次才這個程度,說明還是宣傳沒有到位。你們想辦法!”
“好的”
趙鐵毅已經熟知老板的風格——不要給他講困難(什么新手之類的),只有去想辦法完成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