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官場之巔峰權力 > 第12章 正義的階梯

      第12章 正義的階梯

          青巖鎮政務服務中心三樓的多功能廳被臨時改造成巡回法庭,縣人民法院的國徽在藍色幕布上反射著晨光。陳凡坐在旁聽席第一排,看著書記員調試遠程作證系統,被告席上的王德發侄子不停擦拭金絲眼鏡,這個動作與他父親在礦難賠償調解會上的表現如出一轍。

          審判長敲響法槌時,掛在墻角的應急照明燈突然閃爍。陳凡注意到王德發的辯護律師團隊共有五人,其中三人胸前的徽章顯示他們來自市律師協會建筑專業委員會——這個細節讓他想起吳教授提供的建材行業法律顧問名錄。

          公訴人出示的第一組證據是鎮衛生院墻體樣本,當物證員搬出密封箱時,陳凡看見證物標簽上的編號與五叔公三天前提供的礦渣樣本形成連續序列。辯護律師要求重新鑒定的申請被駁回,審判長援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八十七條時,旁聽席后排的快門聲暴露出縣融媒體中心的暗訪記者。

          關鍵證人李婷通過視頻連線出鏡,她背后的省立醫院病房窗臺上,擺著盆蔫頭耷腦的綠蘿——這株植物正是從鎮衛生院放射科移植的。當公訴人詢問職業暴露史時,李婷出示的手機照片顯示,三年前她帶隊采訪德發建材時,廠區安全員發放的防護口罩生產日期早已過期五年。

          五叔公拄著拐杖走進法庭時,書記員特意調低空調風速。老人從帆布包里掏出的牛皮紙袋上,"青巖鎮建設局"的紅色抬頭已然褪色,內裝的1998年礦洞支護驗收報告里,夾著張泛黃的施工安全責任書,乙方簽字欄的指紋與王德發企業檔案中的法人代表指紋重合度達99.2%。

          質證環節出現戲劇性轉折。辯護方提供的環評報告原本顯示達標,但當公訴人用紫外燈照射時,紙張邊緣浮現出市環境監測站的原始數據水印。司法鑒定專家當庭指出,這份報告正文與附件紙張的生產批次相差兩年,而德發建材的打印機碳粉成分與篡改部位完全匹配。

          休庭期間,陳凡在洗手間撞見王德發的司機正往公文包塞牛皮紙袋。他假裝洗手時用手機連拍,照片經技術科處理后顯示,紙袋封口的火漆印與鎮財政所專項補貼發放記錄上的印章紋路一致。這份證據在下午庭審中成為鎖定保護傘的關鍵。

          吳教授的專家輔助人席位被安排在審判臺左側,他帶來的建材放射性檢測儀當庭發出警報。當審判長要求復檢時,儀器顯示屏上的峰值曲線與鎮衛生院患者住院記錄形成鏡像對稱,旁聽席上的鎮衛生院護士長突然舉手要求補充說明護理記錄。

          被告律師申請排除非法證據的動議被駁回后,其助理在走廊撥打的電話被法院監控捕獲。基站定位顯示接聽方是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辦公室,這個號碼曾出現在德發建材的年報審計聯絡人名單中。

          最終陳述階段,公訴人身后的大屏幕同步播放無人機拍攝的石材廠拆除畫面。當挖掘機鏟起地下掩埋的醫療廢物時,直播畫面突然切入縣檔案館——工作人員正在拆封1998年礦難調查的原始卷宗,泛黃封條上"青巖鎮人民政府"的字樣在鏡頭前纖毫畢現。

          判決書宣讀耗時三十五分鐘,陳凡的鋼筆在縣環保局工作手冊上畫出放射性污染擴散模型。當聽到"被告單位犯污染環境罪判處罰金三百萬元"時,旁聽席某處傳來文件袋墜地聲,散落的工程圖紙顯示某新建養老院項目仍在使用德發建材的供應商編號。

          執行法官帶人查封德發建材賬戶時,銀行流水顯示最后一筆轉賬指向某境外建材認證機構。經外匯管理局協查,該機構三年來頒發的十七份檢測報告中,有九份涉及青巖鎮在建工程,其中五份報告的授權簽字人已因受賄罪被立案偵查。

          五叔公在宣判次日因呼吸衰竭住院,病床旁的監護儀曲線與石材廠關停當天的粉塵監測數據同步波動。陳凡在探視時發現,老人緊攥的掌心藏著塊混凝土碎塊——經檢測正是鎮衛生院坍塌圍墻的殘片,其中玻璃纖維含量超出國標七倍。

          縣住建局召開質量安全警示大會當天,陳凡在簽到表上發現六個熟悉筆跡。這些曾在德發建材驗收單上簽字的技術員,此刻正坐在會場后排用手機拍攝主席臺,他們的微信定位信息顯示,過去兩周頻繁出現在鄰縣某新注冊建材公司周邊。

          李婷出院返崗的首篇報道引發連鎖反應,文中提到的"新型塵肺病"術語迫使縣醫院更新診斷手冊。當陳凡核對修訂內容時,發現新增的鑒別診斷標準與吳教授尚未發表的論文數據高度雷同,而論文致謝欄里列著五叔公的曾用名。

          年終審計報告曝光重大線索,德發建材的"環保技改專項資金"竟用于購買縣青少年宮改建工程的混凝土。稽查人員撬開封存樣品時,發現試塊內部摻雜著醫用顯影劑包裝碎片,這種化合物正是導致鎮衛生院輻射超標的元兇。

          元宵節前夜的專項整治行動中,陳凡帶隊突查鎮郊拌合站。在扣押的調度日志里,他找到張泛著消毒水味的送貨單——收貨地址竟是縣法院審判大樓擴建工地,而該項目的監理工程師正是王德發案的主審法官妻子。

          省生態環保督察組撤離那日,陳凡在鎮政府檔案室發現本蒙塵的相冊。1998年礦難表彰會的合影里,年輕時的父親與現任縣法院院長并肩而立,兩人胸前的獎章編號與德發建材首批營業執照注冊號形成奇妙的重合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