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經緯
六十幾個染娘舉著“要手藝不要廢鐵”的條幅圍住鎮非遺館時,李婷正在調試智能配液系統。她將靛藍膏倒入反應釜,電子屏跳動著PH值曲線:“這套系統能精準控制發酵溫度,色牢度比土法提高兩級!”
幾個老染工用攪棒敲打不銹鋼罐:“鐵罐子能比祖傳的陶缸染得透?”
陳凡調出南通藍印花布紀錄片:“二甲鎮用現代工藝改良古法,去年拿下國家地理標志!”
“錢從哪出?”孫麗娟冷笑。
李婷翻開省工信廳文件:“傳統工藝數字化轉型資金有九十萬結余,縣人大常委會去年就批復了使用方案——孫鎮長說資金要‘統籌使用’,原來是在等老作坊倒閉建文創園?”
半個月后全省非遺創新現場會上,新式染缸里的布料泛著均勻的寶藍色。當省質檢院的色牢度檢測達到最高等級時,陳凡突然切換大屏幕:“省審計廳專項審計顯示,追回被套取資金一百二十萬元!”
觀摩席上的孫麗娟剛要離場,縣紀委監委的同志已走進會場:“請孫鎮長配合調查設備采購問題。”
染坊里,林阿婆撫摸著智能控溫系統感嘆:“這機器比徒弟還懂看染缸,藍色正得像雨過天晴!”
總結會上,省文旅廳非遺處長在織機前約談陳凡。李婷正教年輕繡娘操作電子提花機,處長指著控制系統笑道:“小李主任在省工藝美院進修過紡織設計吧?這個紋樣數據庫是不是你帶隊整理的?”
陳凡的袖口還沾著靛藍染料:“李婷同志是鎮文化振興辦副主任,這次古今融合多虧她協調高校資源……”
“守正創新才是真傳承!”處長遞過文件,“青巖鎮列為全省非遺數字化試點,配套一百五十萬升級所有作坊——你們要讓千年經緯織出新錦!”
夕陽將電子提花機鍍成金紅色,李婷的影子投在陳凡的調研筆記上。他想起兩個月前在省圖書館偶遇李婷,她站在古籍部影印《天工開物》織造篇,窗外的銀杏葉落在泛黃的宣紙復印件上。
手機震動,國家非遺保護中心發來通知:“南溪村藍印花布技藝入選‘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預備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