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吃飯的間隙,三個人有一句無一句的聊著天.
其實與其說是三個人聊著天,倒不如準確地說是只有陸炎和張西蘭兩個人聊著天。
因為我們的秦若男小同學,從一開始就是在埋頭苦吃,別人說話似乎跟她都沒有什么關系,只不過是偶爾的時候才抬起頭來插上一兩句話,大多數時候都在只顧著吃。
陸炎都有點懷疑秦若男是不是好幾天了沒有吃飯,專門是等著這一頓來的。
張西蘭卻好象是見怪不怪的了,邊和陸炎說活,一邊還忘不了往秦若男的盤子里面夾菜。
而秦若男總是那樣一副狼吞虎咽的樣子,對于這些菜是來者不拒。
就這樣,總共是點了6個菜,倒是有一大半的菜進了秦若男的肚子。陸炎本身是吃過飯的,這會兒沒有吃上多少,而剩下的張西蘭也只是吃了一點點就不再動筷子,陸炎都有點懷疑她是不是真的吃飽了。
過了半天,當每個盤子里都只剩下最后一點點菜的時候,秦若男才停下了筷子,摸著滾圓的肚子直說過癮。
張西蘭這時候卻有點愛憐地看著秦若男,直問她吃沒有吃飽,還要不要加菜。
陸炎聽得有點滿頭霧水,看秦若男的身體,也并不是那種非常強壯的,一頓飯就吃了這么多,張西蘭居然還在問她吃飽了沒有。
這個小妮子,看樣子真的是太能吃了。
吃完了飯的秦若男,這時候才加入了張西蘭和陸炎兩個人的聊天戰團。
這時候陸炎才發現,這個若男小姐不僅是吃飯吃得多,而且話也是特別多。剛才她只顧著吃飯沒有顧得上說話,這會兒騰出來嘴來,陸炎才著實領略了一下她的“說功。”
她這一加入戰團,張西蘭和陸炎這兩個辯論隊的主力立馬是被比了下去。
不過從三個人的閑談中,陸炎對張西蘭和秦若男兩個人的關系以及身世也有了一點了解。
說起來真的是不敢相信,而且也看不出來。
張西蘭和秦若男,兩個人居然是在孤兒院里認識的。
只不過張西蘭要比秦若男大上八歲,而且張西蘭在孤兒院里長大的,秦若男只是在孤兒院里呆過三年。
就是這三年時間,讓秦若男至今還是念念不忘,同時也沒有忘記張西蘭這個在孤兒院里照顧過她的好姐姐。
說起來有點話長。而且還要追溯到秦若男的父輩們身上。
說起秦若男的父親,卻也是華夏大地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商界傳奇,今天陸炎他們去拜訪過的龍華集團的創始人,正就是秦若男的父親秦正元。
秦正元創業的時候,秦若男還是尚在襁褓之中的嬰孩。正是因為創業的過程中得罪了競爭對手,秦若男被人從家里盜走,輾轉送到了遠在千里之外的西州省梧城市。
還算是盜走秦若男的這個人有點良心,把秦若男抱到梧城市之后,放到了孤兒院的門口。
就這樣,秦若男成了梧城市孤兒院的一名孤兒。
孤兒院那時候的條件還不是很好,人手也比較緊張,所以這些孤兒們,都是大的拉扯著小的,這樣子長大的。
張西蘭,正是那時候在孤兒院里照顧著秦若男的那個姐姐。
而秦若男這個吃飯的時候狼吞虎咽的毛病,也正是那個時候種下的。因為孤兒院里的伙食并不好,而且就是這樣不好的伙食也不能保證每個小孩每天都能吃得飽,所以這些孤兒院的小孩就養成“飯少先吃飽,炕小先睡倒”的習慣,生怕是自己吃得慢沒有飯吃,所以吃飯都非常快。
張西蘭現在已經慢慢地改變了這些習慣,但是秦若男到現在還沒有改掉那個毛病。而且特別愛吃梧城菜,這才有了剛才裝模做樣要張西蘭給她做梧城菜吃的那一出。
秦若男在孤兒院里只呆了三年,秦正元那時候生意已經做大了,動用了警方的力量抓獲了隱姓埋名的競爭對手,也就得知了自己女兒的下落。
得知女兒還活在人間的時候,秦正元夫婦感動的痛哭流涕,坐著飛機到梧城來,親自從孤兒院接走了自己的女兒。
這是他們夫婦兩個在這世界上唯一的骨肉,秦正元百年以后的家業肯定也是由她來繼承的。接回女兒之后,秦正元夫婦總是覺得自己虧欠了女兒的東西太多太多,因此處處嬌慣著這個女兒。因此也養成了秦若男這樣霸道的性格。
女兒回來之后有一段時間還不是很適應新的生活,并且總是哭著喊著說西蘭姐姐。秦正元又去孤兒院了一趟,才知道這個稀西蘭姐姐就是一直在孤兒院里照顧著女兒的張西蘭。
這時候張西蘭已經是快上初中的年齡了,卻還在孤兒院里接受著那些保育員們的教育。秦正元感激張西蘭三年來對自己女兒的照顧,決定資助張西蘭讀書。
這一資助就是十幾年,秦正元一直資助著張西蘭讀完研究生的學業。而秦若男,也一直惦記著自己的這個姐姐,張西蘭放假的時候也會被秦正元接到羊城來看秦若男。
張西蘭研究生畢業之后在西州省找了一份職業經理人的工作,也就是陸炎知道的那一份。本來是想著積累一點經驗的,但是由于受不了老板土包子的氣質,憤而辭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