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安靜
徐容也是如此,同時也是促成這種變化的人之一,盡管還未開始拍攝,可是他已經把自己沉入了角色里,也不出門瞎晃,只每天窩在酒店過劇本。
遇到拿不準的戲,他會去尋黎叔和劉合平老師,問清楚、打聽明白。
臺詞他早已背的差不多,來前,他是憋著一口氣的,年輕演員常犯的毛病就是老忘詞,一是沒養成習慣,另外就是不太當回事的態度,這在最近幾年經常被詬病。
他知道組里老演員不可能犯這么基礎的錯誤,所以他更不能犯,他實在不敢想象,拍攝的時候,自己忘了詞的情形。
那才是真丟了大臉面。
平日里見了人,他也開始用沈一石的習慣去說話、打招呼。
與此同時的,他發現其他演員也差不多。
但是他又覺得大家都挺正常的,就是攝制組的各組工作人員不太正常,雖然動作、聲音同樣輕微,但是那一臉的輕松怎么瞧著都格格不入。
先前搭戲的時候,徐容沒見過陳保國,但是對這位,他沒有絲毫輕視,因為在二十多年前,這位作為第一代偶像,就已經紅透了半邊天。
業務能力他自然也是了解的,作為體驗派分支方法派的代表人物,陳保國是表演理論中繞不過的課題。
但是真正見到時,徐容才發現自己先前還是不夠重視。
他本以為陳保國和李又斌在伯仲之間,可是當第一場開始拍攝,他終于當面領略了這位為什么能夠成為一個分支流派的代表。
強烈的代入感。
徐容看劇本的時候,心中大約勾勒了一個嘉靖的形象,后來又聽黎叔講、聽劉合平老師講,這個形象如今也趨于豐滿。
而陳保國如同和這個形象重合了。
李又斌塑造的角色有他自己的影子,這點徐容從《亮劍》和《繼父》里兩個完全不同的角色里能隱約看出點端倪。
但是陳保國沒有,兩場戲下來,他的表演沒有任何明顯的突出特點,最大的特點就是很平穩。